據(jù)美國《僑報》報道,移民美國不久的華人陳女士在紐約八大道一家按摩店做按摩時,被自稱店老板朋友的一名華人男子推薦了一種保健品,說能治療高血壓。她回家后僅服用了一勺保健品的她竟然出現(xiàn)嚴重不適而被送醫(yī),之后在咨詢某律師時她被告知該保健品已過期10年。
15日(文中均為當?shù)貢r間),陳女士在兒子的陪同下前來美國亞總會求助。據(jù)其兒子講述,母親從中國福州來美剛三個多月,本月7日前往八大道一家按摩院做按摩,碰到華人男子張先生,對方自稱是老板的朋友,聽說陳女士罹患高血壓后,向她推薦了一款保健品,說能有效控制血壓,并不用再服用降壓藥。
陳女士以50美元的優(yōu)惠價買了一瓶保健品。誰知,晚上在家服用后,她出現(xiàn)了手腳顫抖、眼睛浮腫。她當時馬上聯(lián)絡了張先生,質問對方那保健品是什么?對方卻要求她不要告訴家人她吃了什么。
然后張先生趕了過來,要把陳女士帶回自家照顧。在陳女士的苦苦哀求下,張先生才將她送到醫(yī)院急診室。但張先生又要求她也不能告訴醫(yī)院她是因服用保健品而致病。經(jīng)過一番診治,醫(yī)生認為陳女士是中毒了。
對于母親的遭遇,陳女士的兒子非常生氣,認為對方是故意將過期保健品賣給母親,屬于欺詐行徑,并就此曾質問過張先生,哪知對方竟回答說八大道賣過期保健品多了去了。之后陳女士和兒子又前往一家律師樓詢問是否能提控索賠。
據(jù)介紹,律師在仔細查看后發(fā)現(xiàn)那瓶保健品已經(jīng)過期10年,因此陳女士是因服用過期產(chǎn)品而導致中毒,但這并非是品牌商的責任,因此無法提告。
當天在場的72分局和布魯克林南區(qū)警署的社區(qū)警員也表示,該保健品雖是陳女士在按摩院購買,但是從私人手中買下而非店方購買,因此按摩院對此沒有責任。另外,張先生的銷售行為雖有欺詐嫌疑,但其銷售的是保健品,不是藥品,且醫(yī)生也沒有出具陳女士是因為服用該保健品而致病,因此難以在法律意義上控告張先生欺詐。
但陳女士和其兒子15日均表示,他們的目的不是提控,而是希望揭露這種賣過期保健品的欺詐行為,以避免更多人再上當受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