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電(記者王井懷 魏董華)自從去年阿里巴巴、京東、蘇寧易購等多家電商企業(yè)宣布進軍農村市場后,現(xiàn)在不用進城趕集,農民們在家里就能置辦年貨。
“80后”劉偉在家鄉(xiāng)山西省洪洞縣明姜鎮(zhèn)梁里村開了間小賣部,賣些煙酒糖茶。幾個月前,他的小店加盟山西本土電商企業(yè)“樂村淘”的網購體驗店后,這間小賣部搖身一變成為村民的“網上大集”。在劉偉的指導下,老鄉(xiāng)們學著點擊鼠標,選購自己中意的寶貝。臘月上旬的“年貨節(jié)”,更是讓小店一下子熱鬧起來。
“這10天賣的年貨頂我過去七八個月的銷量了。像電磁爐、足浴盆、壓力鍋,以前村里哪有賣的啊。”劉偉說,年貨節(jié)期間,這個三四百戶的小村子,幾乎天天賣出一萬多塊錢的貨,“晚上10點還有老鄉(xiāng)賴在我電腦前下訂單哩。”
山西省陽城縣次營鎮(zhèn)一家“樂村淘”體驗店的老板燕錦社說,商品從生產廠家直接運到村里,不僅保證質量,還省去了中間環(huán)節(jié),價格普遍低30%左右。“以前買年貨還得特地跑到40里外的縣城,今年就省得跑嘍。”
點燃小村子網購熱情的“樂村淘”是一家上線僅半年的O2O電商平臺。“樂村淘”負責人趙士權介紹說,“樂村淘”主要面向農村市場,在全山西建立了2300多家村鎮(zhèn)電子商務體驗店。“這次為期10天的年貨節(jié)有600多家店參與,銷售額突破了1100萬。”
國家統(tǒng)計局山西調查總隊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4年山西農村居民通過互聯(lián)網購買商品或服務的支出增長13%。
阿里研究院發(fā)布的《中國淘寶村研究報告(2014)》顯示,從2009年開始,淘寶村經歷了萌芽、生長、大規(guī)模復制等階段。阿里研究院院長高洪冰說,截至2014年12月,全國共有淘寶村211個,而在2013年這個數(shù)字是20。這些淘寶村分布在福建、廣東、河北等十個省份。
同時,像“樂村淘”“趕街網”這樣主攻農村市場的電商企業(yè)也快速成長,并受到老百姓歡迎。
浙江省西南部山區(qū)的遂昌縣農民也早習慣到村里“趕街網”的服務站挑選商品。在最偏遠的吳處村,村民鐘文說,服務站每天都能收到村民們在網上購買的商品,大到電視、冰箱,小到玩具、放大鏡,甚至還有噴霧器、薄膜等農耕用品。
趙士權判斷,隨著農村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和越來越多的電商進軍農村市場,今后會有更多的農民躺在炕上就輕松把年貨置辦齊全,人們將漸漸告別大包小包往家背年貨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