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元旦和春節(jié)的臨近,揚州聯(lián)誼路年干貨一條街又開始熱鬧起來。桂圓、木耳等樣樣齊全。不過,有讀者向記者反映稱,形形色色的年干貨中,暗藏不少"陳年舊貨".
反映
買回的桂圓扔了一半
"看著蠻光鮮的,沒想到里面已霉得不行了。"22日,市民林先生向記者反映稱,幾天前,他前往聯(lián)誼路上買年干貨,當時看到桂圓干很多人在買,上前看時發(fā)現(xiàn)顏色也挺光鮮,就買了5斤。
林先生稱,買回家后,孩子抓了一把剝開吃,沒想到一連剝了三四個,不是癟得沒果肉就是明顯看出已霉過。"我也抓了一把剝開看,不一會就扔了一小堆。"林先生說,當時在攤點他拿幾個樣品品嘗時,并沒吃出有什么問題。
"后來我一打聽,別人說這種里面有霉印、干癟的,多是陳年貨摻和在一起賣的。"林先生說,他有些惱火,拎著回去找商販算賬,商販竟不認賬了,還說路上賣桂圓的有一二十家,不一定就是在他們家買的。
調(diào)查
市場年干貨質(zhì)量不一
接到林先生的反映后,22日,記者趕往聯(lián)誼路年貨一條街走訪,發(fā)現(xiàn)隨著元旦和春節(jié)的臨近,賣干貨的商販已擠滿整整一條街。蔬菜干貨和干果等足足幾十種。每個攤前,都有不少市民在選購。
在聯(lián)誼路上,記者探訪發(fā)現(xiàn),年干貨的質(zhì)量參差不齊。拿干木耳來說,等級也分三四個,零售價格相差十幾元之多。一種賣得比較便宜的桂圓干,用手一搓,都能搓掉一層黃絨絨的粉末。
"買實惠的,還是買成色好的?"在一桂圓干攤點,記者打探時,商販向記者推銷道,要是買來自己吃的,那可選顏色不是很好看,但吃起來沒多大影響的。但若是買來送人的,則要買外殼看起來光鮮一些的。
在現(xiàn)場,記者從紙箱中摸出一個光鮮的剝開一看,里面的果肉有些暗白,并不比看起來并不光鮮的桂圓要好。同樣,對于一些蔬菜干貨來說,也是按照成色等分價銷售。
揭秘
陳貨摻和著賣是常事
"光鮮的好看的,未必就是實在的。"22日,記者就此咨詢送干貨的古師傅,常年往返臨沂揚州兩地配送干貨的他透露,其實不少干貨里面大有貓膩。
古師傅說,就以黃花菜干來說,正常的顏色是偏棕黃,但市場上也有一些鮮亮微白,看起來也好看。
"其實,看起來鮮亮微白的,不少是用硫磺熏的'陳貨'."古師傅說,對于干貨來說,沒什么保質(zhì)期的說法,通常賣不掉的年干貨,積攢到來年,通過熏和烘的辦法,經(jīng)過一番加工后,就能摻和在新貨中銷售。
古師傅說,將陳貨與新貨摻和著賣,也是干貨行業(yè)長期存在的"潛規(guī)則"."根本看不出問題在哪。"古師傅說,就以桂圓為例,以前用硫磺熏,自硫磺熏出問題后,行業(yè)中對于陳貨,就會用檸檬黃等添加劑浸泡,再蒸干賣。
提醒
一聞二看三辨陳貨
"年干貨確實問題不少,市民購買不要一味地只圖好看。"記者就此咨詢工商部門,一工作人員稱,這種現(xiàn)象確實存在。
對于市場上參差不齊的年干貨,到底該如何辨別?對此,古師傅支招稱,一般喊著"實惠"、"特產(chǎn)甩賣"、"降價"等噱頭的,市民要當心,因為很可能是借機傾銷隔年陳貨。
除了對一些促銷手段要保持警醒外,古師傅稱,市民在選購年干貨時,還可通過"一聞、二看、三嘗"的方法來初辨。
如一些用硫磺熏過的干貨,聞起來有一股酸澀的硫磺味;一些干貨還可通過掰開觀看是否有霉變的方式來辨別。而對于一些可以品嘗的,一定不要品嘗商販提供的樣貨,而應(yīng)品嘗自己將要購買的。
"不管怎么樣,購買時也不要一味圖便宜,最好貨比幾家再買。"對此,工商人員也提醒,只要在購買中,注意辨別,還是能區(qū)分出一些陳貨的。(周瑩 孟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