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黑作坊的操作挺嚇人
保險粉泡豆芽民房里造"名酒"
豆芽、豆腐都是餐桌上常見的食品,而不法商販卻在其中做起了文章,添加漂白粉泡出十二三厘米長的"胖"豆芽,添加消泡劑等添加劑做成快速成型的豆腐。
近日,水磨溝區(qū)工商局六道灣工商所、七道灣工商所、頭屯河區(qū)工商局的執(zhí)法人員查處了多起與豆制品相關的黑作坊。
本報記者唐紅梅通訊員楊榮王曉露
工業(yè)用料泡豆芽
9日,在南湖北路1179號一處20平米左右的民房內,擺放著12個一米高的陶瓷缸,缸內裝著黃豆和看上去飽滿嫩白的豆芽。
執(zhí)法人員在房內看見了主推豆子變身豆芽的可疑物---一桶無任何中文標識的白色粉末和五六十支針管大小的液體。
作坊當事人段某說,液體是黃豆生長素,主要抑制豆芽須根和主根生長,使豆芽粗壯、提高品質。而白色粉末是漂白粉,用于豆芽顏色不均時漂白。
六道灣工商所所長趙暉介紹,所謂的漂白粉其實名為保險粉,成分是連二亞硫酸鈉,眾多事故表明連二亞硫酸鈉具有自燃性、毒害性、遇水或酸易燃的性質。保險粉廣泛用于紡織工業(yè),由于它不含重金屬,經漂白后的織物色澤鮮艷,不易退色。
段某說,他每天至少售出100公斤豆芽,在南湖市場早市和六道灣夜市銷售。
因段某無證無照從事生產經營,當日,六道灣工商所執(zhí)法人員將該作坊查封,并查扣了50余公斤漂白粉和400多支黃豆生長素。
11日,趙暉介紹,目前,他們正在與質檢部門聯系對豆芽進行進一步鑒定,同時還將聯合公安部門,對這條非法產業(yè)鏈的上下游進行調查,追查這些添加劑的來源和流通渠道。
消泡劑隨意添加
10日10時左右,記者跟隨執(zhí)法人員來到南湖東路北八巷的一處簡易房,整個房間內彌漫著霧氣,豆腐、豆腐干等隨處擺放,與抹布等雜物混在一起。
不僅如此,商販們還往豆腐中隨意添加消泡劑。
"你這個消泡劑一勺子是多少?"對于執(zhí)法人員的提問,作坊工人表示不清楚,而隨后,作坊當事人則告訴執(zhí)法人員,應該放勺子的三分之一,可能是工人手一抖不小心全放了。
當日,七道灣工商所共查封三家豆腐作坊,并將繼續(xù)調查案件。
"地下"葡萄酒酷似某名牌
本報訊(記者李志剛)近日,頭屯河區(qū)工商分局的執(zhí)法人員查處了轄區(qū)內的一涉嫌侵權商標的葡萄酒制造廠。
在三坪農場三隊的一間民房里,涉嫌侵權的270箱葡萄酒被執(zhí)法人員查獲。從外包裝上可以清晰地看到"新宇樓蘭"、"原料選自吐魯番"、"全汁"等字樣,同新疆某知名品牌酒品十分相似。
據介紹,該廠負責人韓某在近兩年搬廠4次,并且有自己注冊的品牌,可注冊品牌是"xin1yu1lou1lan"的拼音,并未涉及漢字。
隨即,頭屯河區(qū)工商分局將涉嫌侵權的270箱葡萄酒拉走,并責令停業(yè)整頓。
頭屯河區(qū)工商分局副局長于濤說:"目前頭屯河區(qū)工商分局采取地毯式的檢查,重點對象是食品、重點商品及無證無照加工廠家,同時,對超市,尤其是邊遠農村加大檢查力度,把食品安全工作做好,保證轄區(qū)老百姓過一個放心年。"
據了解,此次檢查是百日專項整治中的一項。
庫存火鍋料產自"未來"
本報訊(記者唐紅梅通訊員李萍)如果你現在看到生產日期為"2012年1月18日"的未來食品,你還敢買嗎?1月9日,水磨溝區(qū)工商局新民路工商所查獲一批生產日期超前的食品。
9日,新民路工商所執(zhí)法人員在蘇州東路一家屬院庫房巡查時,發(fā)現了一些火鍋調料。
"為什么這些火鍋調料的生產日期是2012年1月18日?"新民路工商所副所長王昕問道。庫房當事人表示,這些生產日期都是他們主動要求廠家打印為2012年1月18日,這樣就便于在春節(jié)前銷售。
王昕表示,當事人的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相關規(guī)定,工商部門對其立案調查,并查封了該批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