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在的環(huán)境當中,要求食品零風險、零危害是不可能的,那么,如何做到平衡,如何讓買到的東西是安全的,就是要分散風險,所以吃和挑選的時候不要總盯住某一樣東西。
為減少添加劑的攝入,盡量回家吃飯,控制在外就餐的頻率。如果實在要下館子,不要到不規(guī)范的小的飯館、餐飲店去吃,那里用的油不太能確保安全,小飯館價格越便宜,在原料方面就會動腦筋,想法子"偷工減料".點菜的時候要注意"六個一":菜色淺一點、香味淡一點、口味清一點、素菜多一點、品種雜一點、總量少一點。
每年的夏秋季,是蔬菜中農(nóng)藥殘留最高峰的時候,要減少蔬菜農(nóng)藥殘留的攝入,以下6招可供參考:1.選,避開"高危蔬菜";2.測,肉眼看不出來的農(nóng)藥殘留,最好用專業(yè)方法檢測,這需要有關(guān)部門加強監(jiān)管;3.洗,先用水沖洗蔬菜表面的污物,然后用清水浸泡15-20分鐘;4.燙,用70攝氏度的開水漂燙,不但能除去大部分農(nóng)藥殘留,還能除去亞硝酸鹽等;5.去,能去皮的蔬菜,如黃瓜、番茄等,最好去皮后再食用;6.放,耐儲藏的蔬菜,如大白菜、冬瓜等,不妨儲存一段時間再食用。
在挑選食物時要盡量防范"艷、白"的食物,如種植的食用農(nóng)產(chǎn)品顏色鮮艷得不自然,你要留個心眼了,它是不是在添加色素上有問題?切記食品應(yīng)有自然固有的色澤,要特別防范這些加過有毒染色劑而長久保持色彩鮮艷的食品,警惕"艷"這條美麗的毒蛇。凡是食品呈不正常不自然的白色,十有八九會有漂白劑、增白劑、面粉處理劑等化學品的危害。經(jīng)漂白劑處理的食品都有明顯的識別特征,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的食品聞起來有明顯硫磺類物質(zhì)的刺激氣味;甲醛保鮮的食品吃起來口感差,有澀味,無鮮味。
另外,市民在使用塑料餐具時存在諸多誤區(qū),易危害健康??蓸菲坎灰搜b酒和油;塑料膜、盒,不宜包裝油脂類食品;塑料膜、內(nèi)膜,進微波爐前要去除;方便面盒、盒飯盒,不宜進微波爐,不能盛強酸、強堿,會有有害物釋出;"透明金屬"水壺、奶瓶,不宜加熱,加熱后會釋出雙酚A等內(nèi)分泌干擾物,影響小兒智力。
度來問:
現(xiàn)在的食品安全讓人很不放心,下館子點哪些菜才能避免攝入劣質(zhì)添加劑?使用塑料餐具是否安全?
馬志英答:吃得雜可分散風險,使用塑料餐具時存在諸多誤區(qū),易危害健康。
(馬志英 上海市食品學會食品安全專業(yè)委員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