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洋奶粉遭遇信任危機 國內乳企或迎機會

   2012-11-12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6080

    資料圖片

    ■本報記者 江平

    近日,本報記者從國家質檢總局獲悉,在最新公布的一批不合格進口食品名單中,多家不同批次的洋品牌乳業(yè)榜上有名。在這一輪抽檢中,共有23噸洋奶粉被禁止入境。國家質檢總局信息顯示:上海百吉食品有限公司從德國進口的2升牧牌低乳糖全脂牛奶,包裝不合格;同時進口的3批菲仕利風味酸乳也超過了保質期,已經被銷毀。另外,來自韓國的970.5噸每日牌牛奶,檢出金黃色葡萄球菌;德國的22.2噸優(yōu)佳純牛奶,也是出現了包裝不合格等情況。

    近年來,由于國內乳制品企業(yè)出現的質量問題與信任危機,國內消費者更傾向于花高價購買洋品牌奶粉。而此次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不合格企業(yè)使得洋品牌也陷入了質量與信任危機。業(yè)內專家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采訪時認為:"對于國內乳企來說,洋品牌陷入信任危機或將給行業(yè)帶來重新洗牌機會,并給自己帶來新的發(fā)展機遇,國產品牌應抓住機會,重塑自身良好形象,贏回市場。"

    消費者為何偏愛洋品牌?

    中商流通生產力促進中心分析師宋亮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嬰幼兒奶粉是嬰幼兒的主要必需食品。在父母眼中,產品質量安全相對價格而言絕對是排在第一位的。而近年來,一些國內主流乳制品企業(yè)不止一次地出現質量安全問題,這讓消費者對國產奶粉失去信心,從而選擇質量口碑較好的洋品牌。"

    宋亮指出,作為必需食品,其替代產品較少,目前只有米粉可以替代,而米粉在營養(yǎng)方面遠不如奶粉。在如此背景下,只要父母經濟上能夠承擔得起的,基本都會選擇進口奶粉。

    中投顧問食品行業(yè)研究員簡愛華告訴本報記者:"國內乳制品企業(yè)青睞打洋品牌主要是為了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由于近年國產奶粉頻頻出現質量問題,引致消費者對國產奶粉的信任度降低,對洋品牌奶粉的購買熱情高漲。國內乳業(yè)打洋品牌是為了迎合消費者盲目崇拜的心理,產品一經洋品牌包裝價格較高也是國內乳業(yè)考慮因素之一。"

    簡愛華表示,當前洋品牌奶粉主流價格在150-230元/罐,而國產奶粉價格以150-180元/罐為主,消費者仍愿意高價購買洋品牌奶粉是基于對產品質量的考慮。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國產奶粉頻頻出現質量安全事件,消費者對國產奶粉信心不足。

    國內乳企或迎新機會

    剛當爸爸不久的消費者小李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以前我一直不信任國產奶粉品牌,給自己孩子吃的都是高檔進口奶粉,現在沒想到這些進口奶粉也出現了質量問題,真不知道該相信什么牌子了。如果洋奶粉和國產奶粉質量是差不多的,那么我更愿意選擇價格更為優(yōu)惠的國產品牌奶粉。"

    本報記者調查發(fā)現,跟小李持相似意見的消費者不在少數。

    宋亮對本報記者表示,"此次洋奶粉遭遇的信任危機將給國產品牌帶來新的發(fā)展機會,國產品牌應抓住機會,主動出擊。具體來說,國內乳制品企業(yè)一方面需要切實從產品品質出發(fā),嚴把產品質量安全關;其次,政府、相關協(xié)會及媒體要加強國產品牌正面引導與宣傳,加強相關法律法規(guī)建設,提升企業(yè)違規(guī)成本。目前,國內在這方面做的比較好的企業(yè)確實將提升品質作為企業(yè)發(fā)展的第一要素,而事實也證明,該企業(yè)今年的產品銷售量比往年增長了將近13%,是整個國產奶粉中增長最快的。"

    簡愛華認為,提高國產奶粉安全性是改變消費者信任危機的關鍵。這需要國產奶粉生產者和監(jiān)管部門的共同努力:一方面,國內乳制品企業(yè)要嚴把質量關以恢復消費者的消費信心,并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強奶源建設、嚴格監(jiān)控生產流程、加大科研投入升級配方等;另一方面,政府應該嚴格監(jiān)管,加大懲罰力度,力保國產奶粉具有較高的質量水平。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
 
      <dfn id="lg6hy"></dfn>
      <fieldset id="lg6hy"></fieldset>
      1. <var id="lg6hy"></var>

        <u id="lg6hy"></u>
      2. <nav id="lg6hy"></n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