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南京將建食品安全信息平臺 企業(yè)清不清白一查便知

   2013-03-08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9050

    抽檢合格率都很高,可為何老百姓安全感卻很低?如何避免"烏頭堿"事件再次發(fā)生?

    3月6日,現代快報與南京市社建工委聯(lián)合推出第六期"幸福都市圓桌會",主題是食品安全。

    與前幾期相比,這次的圓桌會邀請的部門最多,衛(wèi)生、工商、質監(jiān)、農委等9個部門相關負責人與10位市民聯(lián)絡員代表一起敞開聊。

    "名嘴"東升逼問官員

    第六期"幸福都市圓桌會"上,"名嘴"東升快人快語,引來陣陣好評。

    與會者:要廣大食品企業(yè)講良心。

    東升:黑心商販講良心,對牛彈琴。

    東升:南京的食品安全,到底在全國能排在第幾?

    南京市衛(wèi)生局副局長黃義龍:目前沒有部門做這種排序,南京確實做了大量工作,但做的還不夠。

    南京市質監(jiān)局副局長杜國:江蘇每年對各市地產食品進行抽檢,2011年南京全省排第二,2012年排第三。

    南京市工商局副局長王之熙:北京已出臺規(guī)定,南京不久也能出臺有關政策。

    東升:不久是多久?10天?1個月,還是更長?

    王之熙:具體時間不能定,因為確立地方性法規(guī)需要周期。但我們可以承諾,只要對百姓有利的,就先干起來再說。

    [聲音]

    幸福都市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中,首次創(chuàng)設了主要食品檢測品種覆蓋率這一指標,南京食品檢測合格率去年達到98.2%,百姓對食品藥品的安全感也在穩(wěn)步提升,2011年是60.7分,2012年是70分,一年增長了9分,在21項主觀指標滿意度測評中相對偏低。

    --南京市委社建工委書記 許宏

    黑芝麻吃了嘴發(fā)麻,然后一命嗚呼。出問題的是烏頭堿,大部分人第一次聽說,說不定明天又會冒出白頭堿、綠頭堿,如何避免相同的悲劇再次發(fā)生?

    目前,南京醞釀出臺對現場制售食品更嚴格的規(guī)定。比如將一些高危險的食品列入目錄,嚴禁商販加工銷售。

    357家小廠作坊

    無證但沒法全撤

    這幾天南京最關心的食品問題,就是"烏頭堿致死事件"了。

    南京市衛(wèi)生局副局長、市食安辦主任黃義龍表示,目前調查進展顯示,加工器具受到了污染。相關部門也追查到芝麻銷售的源頭,無論是芝麻源頭銷售商,還是攤主留下的芝麻,都不含烏頭堿。

    至于烏頭堿如何混入芝麻中,以及誰去加工有毒食材的,目前,相關部門還在進一步調查中。

    問題食品出自低散亂的小作坊,這樣的情況何時能改觀?南京電視臺名嘴東升拋來第一個犀利的提問,"這次出問題的烏頭堿,大部分人第一次聽說,店主顯然也不知道它的毒性。說不定明天又會冒出白頭堿、綠頭堿……如何避免相同的事件再次發(fā)生?"

    "這是我早上看到的報紙,北京已出臺法規(guī),禁止散裝食品進入超市銷售。"南京市工商局副局長王之熙邊說邊從口袋里掏出一張剪報,"目前在南京,現場制售、外來加工很普遍。因為市民有需求,一時間不可能完全杜絕。如何控制,需要研究法規(guī)進行管理。"

    南京市質監(jiān)局副局長杜國也介紹,南京目前有763家生產加工企業(yè),還有357家小作坊達不到拿許可證的標準,但也不能完全取消掉。目前主要手段根據企業(yè)等級和生產食品的風險,確定監(jiān)管的等次。簡單說,如果一個企業(yè)自身等級低,生產的又是高風險產品,那么去檢查的次數就是最多的。

    黃義龍透露,目前醞釀出臺對現場制售更嚴格的規(guī)定。比如,將一些高危險的食品,列入目錄,嚴禁商販加工銷售。

    奶粉搞得國人沒面子,搞得我們的奶牛也沒面子。去香港買就一萬個放心?怎么重振對國產奶的信心?

    生產環(huán)節(jié)重要性,甚至超過流通環(huán)節(jié)。南京兩萬頭奶牛都住"集體宿舍",是從日常的喂料擠奶,再到入桶裝車,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有視頻監(jiān)控。

    南京地產鮮奶

    可以放心購買

    3月1日開始,香港對奶粉發(fā)出"限購令",要求每個成年人離港只能攜帶最多兩罐奶粉。違者將被罰重金或刑事處罰。消息傳出,年輕家長們急得四處"尋奶".

    東升向在場的主管部門再問:"現在,奶粉這件事,搞得國人很沒面子,搞得我們的奶牛也沒面子。當真去香港買,就是一萬個放心?怎么重振國人對國產奶的信心?"

    奶制品生產,從源頭生產再到流通都至關重要。那問題究竟出在哪兒?

    南京市農委總農藝師施澤平首先從奶源問題上說,"奶牛的養(yǎng)殖方面,我們對疫病、飼料和藥物殘留等進行監(jiān)管。"他舉例說,藥物殘留主要是抗生素問題。因為長期擠奶,奶牛容易患乳腺炎。"按照規(guī)定,這個時期的奶是不能使用的,必須倒掉。"

    "現在,南京基本沒有散養(yǎng)奶牛。2萬頭奶牛都住'集體宿舍'."施澤平介紹,集中管理的好處,是從日常的喂料擠奶,再到入桶裝車,每一環(huán)節(jié)都有視頻監(jiān)控,"目前南京地產的鮮牛奶,可以放心購買。"

    那牛奶進入加工企業(yè),流程的安全又該如何保障?江蘇省食品安全專家委員會委員謝國祥認為,生產環(huán)節(jié)重要性,甚至超過流通環(huán)節(jié)。"產品出來后流入市場。如果等到這會兒,才挨個檢測就晚了。因為有的東西保質期短,等不及檢測。"

    奶粉安全"貓膩"里,抗生素、三聚氰胺等都讓家長們憂心不已。謝國祥說,目前南京企業(yè)的生產過程,做得還不錯,"我們對企業(yè)一直進行監(jiān)測,它們自律意識還比較強,設備也比較先進。"

    據我所知,2012年南京市食品檢驗合格率是98.2%,那不到2%的不合格是什么呢?

    其實我們每個季度都會在質監(jiān)部門的官網公布,不過目前只公布嚴重不合格的產品。對于輕微不合格的就沒公布。

    不合格產品

    將統(tǒng)統(tǒng)被曝光

    "1%"不合格的奶粉,成為全國人民都關注的話題。毫無疑問,每次食品檢驗結果的公布,那不合格的一部分就成了人們心中的"結".

    東升順著話題又拋出了一個問題:"據我所知,2012年南京市食品檢驗合格率是98.2%,那不到2%的不合格是什么呢?"

    杜國介紹,其實他們每個季度都會在質監(jiān)部門的官網公布。不過目前,只公布嚴重不合格的產品。對于輕微不合格的就沒公布。

    對于食品安全信息,現場市民聯(lián)絡員紛紛"支招".江寧區(qū)住建局紀工委書記徐靜以香港為例,提出"南京應成立自己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早在1976年,香港有第三方成立雜志《選擇》,跟政府完全獨立,專家對食品安全隨機檢測,抽檢結果免費向老百姓公布,南京可以學習。"

    江蘇檢驗檢疫局科長郭平表示,南京應建立食品安全定期公布機制,像天氣預報那樣,頻繁地公布。

    市民聯(lián)絡員洪沛建議,食品安全最好由一個部門來管,"現在好多部門都能管,太復雜了,老百姓根本搞不清。"

    針對聯(lián)絡員們的建議,政府官員現場也爽快表態(tài),有些好做法回去就落實。杜國說,"我們馬上要做的,就是完善抽檢結果的公布機制。參加完這個會后,我決定把所有不合格的產品統(tǒng)統(tǒng)向市民公布,并一一作出解釋。"

    黃義龍還表示,政府部門發(fā)布監(jiān)測信息,不能一公布就結束了,而應該建立平臺把這些信息整合,這樣便于老百姓的日后查詢。

    焦點

    問題食品企業(yè)

    進了黑榜就下不來

    未來南京食品安全工作,怎么才能做得更好更放心?

    黃義龍現場透露,下一步南京將有"大動作",即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平臺,"目前方案已初步完成,包括1個平臺,3個數據庫,7個系統(tǒng)。"數據庫內容全面,例如近幾年出現哪些食品安全事件,對健康造成什么影響等都將包含在內;企業(yè)信息也將被公示;食品企業(yè)出過什么安全問題,受到哪些處罰等,都將讓老百姓看得明明白白。

    同時,今年的食品安全監(jiān)管工作,還將解決以往的一大難點。南京有食品企業(yè)8萬多家。數量多,日常監(jiān)管難免不夠周密。對此黃義龍表示,目前已經琢磨出了好對策,"今年將完善街道的食安辦,配備協(xié)管員、信息員隊伍,從街道層面,最大限度發(fā)現、解決問題。"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