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1+1》2013年4月18日完成臺本
--H7N9禽流感,變得更危險了嗎?
(節(jié)目導視)
解說:
河南,江蘇,上海,人感染H7N9新增病例不斷出現。
中國疾控中心衛(wèi)生應急中心主任馮子?。?/p>
并沒有開展全國篩查,目前沒有證據表明要改變各項防控措施。
解說:
面對病毒傳播,我國已經邀請世衛(wèi)組織派國際專家團隊對H7N9禽流感進行調查和評估。
世衛(wèi)組織發(fā)言人格倫·托馬斯:
我們一直警惕地關注著病毒和病情的發(fā)展。
解說:
面對上海出現兩個家庭聚集病例,公眾在擔心病毒傳播是否出現變化。
馮子?。?/p>
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H7N9有持續(xù)人傳人能力。
解說:
南京全城殺雞,市民百里送雞,湖南局長帶頭吃雞。面對H7N9,防控又該如何展開?《新聞1+1》今日關注:H7N9禽流感,變得更危險了嗎?
評論員白巖松:
您好觀眾朋友,歡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聞1+1》。
上一個周五,《新聞1+1》我們做的節(jié)目是關注H7N9禽流感。我記得在節(jié)目剛一開始的時候拿到最新的數據顯示,當時全國確診H7N9禽流感的確診病例是43例,死亡11人。那么轉眼過去了7天,今天我拿到最新數據,一個好消息,一個不好的消息。不好的消息是,全國確診H7N9禽流感病例翻了一倍還多出1個,達到了87例。而稍微好,這個"好"也是加引號的消息,雖然確診病例增長了一倍還多,但是死亡人數卻只增長50%多一點,沒有與確診病例成正比。但是面對這種快速確診病例的增加,人們的疑惑卻開始增長,是不是H7N9禽流感傳染得更快了?另外,H7N9禽流感是不是變得更加危險了?問號在增多,疑惑在增多,今天我們關注這些問號和疑惑。
解說:
今天截止17點,全國共確診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87人,其中死亡17人。從3月31日第一次公布3個病例到今天的87個病例,患者的不斷增加讓大家的心情也跟著變化。
中國疾控中心衛(wèi)生應急中心主任馮子健:
我們平常和禽有接觸,暴露于禽環(huán)境的實際上人數量很大,但是發(fā)病的人數是非常少的。說明禽流感病毒病不是很輕易會感染人,從禽偶然感染人類可以導致在人群中特定的、非常少見的易感者,這就是所謂的有限的人傳人的基礎。
解說:
三個確診病例僅僅保持了一天,4月2日數字就變成了7例。而從這7例出現的范圍來看,仍局限在滬寧杭這一長三角地帶。但從4月13日開始,北京市確診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使H7N9疫情首次突破了長三角,在華北地區(qū)出現。緊接著4月14日中部省份河南省也出現了病例,并且在14日一天就新增了11例,成為新增確診病例最多的一天。
(電話采訪)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
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發(fā)現它(H7N9病毒)對人群普遍易感到底是什么樣的人比較易感,我們還要進行一些研究。
解說:
雖然對于新型病毒的研究還在進行,但防控措施卻不能等待最終的結果,例如北京衛(wèi)生和疾控部門就采取主動篩查的策略,發(fā)現了一名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攜帶者。昨天中國疾控中心衛(wèi)生應急中心主任馮子健表示,這種防控措施值得鼓勵,但在全國層面上將不會改變現有的防控策略。
馮子健:
對于一些地方開展主動監(jiān)測的方式可能很難作為全國性的要求部署。但地方要是做一些這樣的工作,我想從我個人角度,我覺得還是值得鼓勵的,因為我們畢竟對這個病的認識還非常有限,做一些這樣的調查或者是研究性的工作,可能對我們認識這個疾病的特征還是有幫助的。
解說:
正是鑒于認識有限,我國已經邀請世衛(wèi)組織派國際專家團隊來中國,與中國專家一道對H7N9禽流感進行調查和評估。
世衛(wèi)組織發(fā)言人格倫·托馬斯:
我們警惕地關注著病毒和病情的發(fā)展。
白巖松:
人們在擔心H7N9禽流感它傳染的速度在加快,而且似乎變得更加危險。這一種擔心似乎有相應的數據來做支持。來,我們看一下這樣相應的數據。人感染H7N9禽流感的確定病例,從第1例一直到第43例用了多少天呢?用了13天。但是從第44例一直到今天87例一共只用了6天。那大家就會擔心了,為什么頭43個病例用了13天,而接下來44個病例才用了6天?所以這種擔心在增長。在這一系列擔心當中有這樣一種說法,不是說人與人之間不傳染嗎?但是這種病例的增長似乎呈現出某種人與人傳染這樣一種裂變的速度,基數少的時候它傳染增長的人數慢,但達到了一定的人數之后,它的速度就開始快速的增長,這一切都有道理嗎?這種擔心該存在嗎?馬上要連線的是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楊維中,楊主任您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