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臨沂首家垂直同城生鮮電商陷漩渦 股東欲維權

   2015-04-24 沂蒙晚報2920
核心提示:兩名投資人正在向律師咨詢鮮宜鮮購的有關問題。4月19日發(fā)布的《本地首家生鮮電商遺憾離開臨沂》一文,對話山東省臨沂首家垂直同

兩名投資人正在向律師咨詢“鮮宜鮮購”的有關問題。

4月19日發(fā)布的《本地首家生鮮電商遺憾離開臨沂》一文,對話山東省臨沂首家垂直同城生鮮電商“鮮益鮮購”發(fā)起人潘明明,采訪其離開臨沂的原因,用他的話說是“臨沂缺乏專業(yè)的‘天使投資’群體,投資者不兌付承諾的資金,導致項目因融資難被拖垮。”

該文刊發(fā)后,激起千層浪。19日,潘明明口中“違約”的投資人代表現(xiàn)身,“人們以為潘明明壯志難酬,其實我們是被他反咬一口,他的作為在我們看來已涉嫌欺詐。為了凈化‘眾籌’市場,我們將拿起法律武器。”

隨后,有投資人將控告書遞交蘭山經(jīng)偵大隊。22日,其余部分投資人也帶著控告書走進了律師事務所。記者對這些“頗感受傷”的投資人進行了采訪。

【投資者說】

眾籌路演感染眾多投資人但自始至終只是“錢上緊”

“值得投資的創(chuàng)業(yè)者與投資人交流,正常的應是以談事業(yè)為主,而不是一個勁地要錢。”做石業(yè)生意的魏秀寶是“鮮益鮮購”的一名天使投資人,22日再談這場投資時他仍懊悔與氣憤交加:“我早應看透‘鮮益鮮購’的真面目。”

據(jù)魏秀寶介紹,他是2014年11月31日,在一場眾籌路演現(xiàn)場認識潘明明的。“當時,自己和在場很多人都被潘明明創(chuàng)業(yè)生鮮電商的情懷感染,便萌生了投資助其成就一番事業(yè)的想法。”魏秀寶直言,自己最初意向金額是40萬元,“可等當年12月15日我要交付投資款時,潘明明卻拿不出正規(guī)的公司賬戶,這不得不讓人對‘鮮益鮮購’的規(guī)范存疑。即便如此,為了支持這項事業(yè),我還是掏出了10萬元交到潘明明手中。”

“我一心一意想幫助潘明明把‘鮮益鮮購’做好,為此我還帶他拜訪我市一名非常資深的電商大佬,說服對方給予資助。隨后對方赴北京辦事,在我反復叮囑不要催款之下,潘明明還是背著我一天三個電話催人家付款,這些事情過后我才知道。”魏秀寶說,試想一個公司只差三五十萬就能成事,那錢的事根本就不叫事,“事后想來,自始至終都喊缺錢,背后一定另有圖謀。”

與魏秀寶感受相同的“鮮益鮮購”投資人還有郭佑倫、聶慶平、杜立峰、王海云、宋長鵬等人,以及“差點就投資”的商界前輩薛竹林。21日,上述投資人集體與記者見面時,他們表示無不對潘明明喪失基本的信任。據(jù)介紹,他們很多都是在今年1月15日的一場眾籌路演上被潘明明的“情懷”所感動,最少的投了1萬元,就連做活動主持人的杜立峰也禁不住現(xiàn)場刷了2萬元,甚至連曾是“鮮益鮮購”顧客的宋長鵬也成為投資人。

據(jù)見證這場眾籌的魏秀寶說:“潘明明自稱,僅這場路演就達成了46萬元的眾籌。”郭佑倫則補充說:“光我們這幾人實際投給他的資金合計就約10萬元,其他場合又有多少人投錢給了潘明明,我們都無法想象。”就在大家感慨投了一個好項目,憧憬成就一番大作為時,距離潘明明“一聲不吭”地賣店僅剩一個多月時間。

說好節(jié)后開門等來的卻是“悄悄賣店”

春節(jié)前的臘月二十八,投資人郭佑倫還應邀與潘明明打臺球,“我當時詢問他節(jié)后何時開門,得到的答復是正月初四,可到了正月初七偶遇一位朋友時,這人卻問我為啥‘鮮益鮮購’還不開門,于是我致電潘明明,得到的答復是他在北京,回去再說。”

正月初八得知消息的魏秀寶致電潘明明,“對方卻直言自己撐不下去了,公司要注銷,實在不行愿把法人都過給我。在我保存的當日通話記錄中可以聽到,我要召集股東和員工開會,他說開會的地方都沒有了,房子已不屬于自己。他一聲不吭就把店賣掉了,跟哪個投資人通過氣了?”魏秀寶憤憤地說,在自己的強烈要求下,潘明明終于曬出了賣店的合同,上面顯示出讓時間為2015年2月25日,也就是正月初七。

眾投資人表示,在此之前,大家都是一條心想把“鮮益鮮購”做好的。“今年2月3日在凈雅大酒店召開年會時的邀請函還是我撰寫的。”魏秀寶曬出了當時全體員工合影說,“當場的員工不足十人,且絕大多數(shù)是此前不到一個月時間招募的,即便加上其親屬和實體店的老員工也就二十個吧,哪里像他說的四十余人?網(wǎng)站從誕生之日算起,累計消費的也就2000冒頭的人數(shù),體驗度不高,很多都成了僵尸戶,哪有他說的3000多名???我們一再要求他規(guī)范賬目管理,召開股東大會,等來的都是一場空。”

魏秀寶表示,在自己的一再要求下,潘明明安排店員將公司賬戶的U盾送來,可登陸第一次就顯示“密碼6次輸入錯誤,賬戶已凍結”;投資者要求看賬本,等來等去卻是“轉賣店鋪,賬目遺失”的答復。眾投資人表示,在忍無可忍之下,3月3日約10名投資人聚到一起將潘明明約了出來,“那場見面成了批斗會,最終大家都表示特別失望,讓潘明明寫下了欠條。至于他事后說其他投資人自愿擔責,仍看好他的項目,自愿保留投資沒有要借條等說法那是子虛烏有的。現(xiàn)在,我們知道的王海云、宋長鵬等人當時還蒙在鼓里。”郭佑倫說。21日,上述兩人也表示自己不知道打欠條這一說,否則也會提此要求。

【店員發(fā)聲】

店里“副總”4個月發(fā)了兩千元“夫妻店管理,賬目不透明”

鄧山之前在市區(qū)一家小型外貿信息公司做主管,每月工資近6000元。由于被潘明明的熱情感動,去年11月份加入“鮮益鮮購”。鄧山說,為了推廣“鮮益鮮購”,自己特地委托朋友做了一個微信公共號并花了300元認證,而這也是他看到的對微信的最大一筆投入。

“最開始給我定的工資是每個月3000元,然而臨近年關的時候,突然說把工資降到1500元。”潘明明給出的解釋為“公司運營狀況不好,缺乏資金”,鄧山?jīng)]有過多考慮,選擇堅持到底。

運營狀況不好,這在鄧山看來有些不可思議,據(jù)其介紹,剛來的時候,潘明明同樣在店內忙前忙后,有時候一天的營業(yè)額就能達到近萬元,平均一天從網(wǎng)上下單的數(shù)量也在50-60單。然而臨近年底,潘明明外出時間明顯增多,店內業(yè)務幾乎撇給妻子及兩個姐夫,缺貨、配送不及時等問題隨之而來,交易量明顯下降。

“鮮益鮮購”對外宣稱1000多種貨品,從果蔬到生鮮及各類調味品應有具有,對于果蔬及生鮮食品主打垂直供應,然而事實并非如此。鄧山介紹,臨近年底缺貨問題始終得不到解決,為了滿足線上訂單,采購人員只好到附近的農貿及超市挑貨,拿到店內貼上自己的標簽后配送,即使如此,也難以遏止線上線下交易量的下滑。“潘明明缺乏收支平衡的概念,在財務管理上問題也比較多。”鄧山告訴記者,通過眾籌獲得資金后,潘明明對店內事務愛答不理,倒是置辦了幾張辦公桌及一套沙發(fā)。其妻子成為專職財務,兩個姐夫則主要負責采購,顧客進店購物,錢款由親戚交給其妻子。

春節(jié)放假,鄧山領到了800元過節(jié)費,潘明明承諾年后開工后補齊工資。然而,年后得到的回復卻是“店面臨時不營業(yè)了”,也就是說鄧山曾寄予希望的“鮮益鮮購”死掉了,他也不再是“副總”?;仡欓L達四個月的從業(yè)時間,鄧山只收獲不到2000元工資,甚至有員工還沒有發(fā)過工資,年前過節(jié)費也改頭換面成為“工資”。

【記者對話】

22日晚,記者就投資人質疑情況,致電潘明明進行了求證:

1、從魏秀寶投資算起,幾十萬元的資金為何在2個月左右就會花完了?花在什么地方?

潘明明:10萬元投資距“鮮益鮮購”店面轉讓大約2個月時間,眾籌的46萬元實際到賬也只有11萬元。費用主要用在團隊建設及基礎設施采購、軟件升級、硬件開發(fā)、房租水電費、工資等支出。

2、有員工表示從一開始干到店面轉讓,工資發(fā)了不到2000元,遠低于承諾,這該如何解釋?

潘明明:這只是個別情況,從去年六七月份跟我一塊干的人都是只拿生活費不拿工資的。拿錢少的只是個別情況,但給他們開放了員工股份。員工股份在轉讓后并未兌現(xiàn),只是業(yè)績股,只有干的時間長的才會有。 投資者認為我挪用公款,這是不存在的,都是魏秀寶捏造的不符合事實的情況,與我對立。

3、“鮮益鮮購”店面在大年初七轉讓,而且未經(jīng)任何股東同意,為什么要這么做?

潘明明:確實沒有商量,但情況危急、被動,來不及解釋,這樣做確實不合適。店面只是公司資產的一部分,最主要的資產為網(wǎng)絡平臺,“鮮益鮮購”并非不做了,可能會換種方式或在外地立足。原計劃大年初四開門,但投資款遲遲未到賬,后一拖再拖至初九。沒有店面可在網(wǎng)絡平臺銷售,有倉庫可發(fā)貨,店面不是公司的主要核心資產。

4、大年初九安排員工把公司賬戶U盾送交魏秀寶,查詢公司賬戶交易記錄,但為何輸入一次密碼后即顯示賬戶被凍結,無法查詢。

潘明明:年前公司到了一批貨款,客戶打款至賬戶,我讓員工查詢,結果密碼記錯了,查余額時密碼輸錯。

5、有人認為“鮮益鮮購”是夫妻店,對象管財務,親戚負責采購,沒有建立賬目,而且部分貨品無現(xiàn)貨,是否存在這樣的現(xiàn)象?

潘明明:公司賬目是有的,但在搬家過程中讓員工弄丟。“鮮益鮮購”經(jīng)營1000多種產品,常備貨有700多種,剩余需要臨時調配,我承認公司管理不規(guī)范,所有的東西都是剛剛開始。但是天使投資的資金就是讓公司從0到1,從什么都沒有到所有的東西都建立起來。

6、部分股東認為所投資金無故消失,涉嫌詐騙,將訴諸法律,您會做何種回應?

潘明明:我已經(jīng)為不少股東打了欠條。只是希望能夠平穩(wěn)度過難關,一再退讓是為了大局發(fā)展,也想讓公司繼續(xù)發(fā)展,訴諸法律也會及時應對,不逃避。魏秀寶操縱輿論,制造矛盾,我打算23日返回臨沂,與股東見面商談。(楊帆 趙輝)(完)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