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邊境走私大米偷運至內地猖獗 今年海關查獲8萬多噸走私大米

   2015-07-07 北京青年報1760
核心提示:本報訊(記者 張欽)隨著國外大米價格不斷下滑,中國本土大米與國外產大米的價格差距逐步拉大,加劇的價格倒掛也使得大米走私日
    本報訊(記者  張欽)隨著國外大米價格不斷下滑,中國本土大米與國外產大米的價格差距逐步拉大,加劇的價格倒掛也使得大米走私日益猖獗。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海關總署獲悉,7月3日凌晨,由海關總署指揮南寧、昆明、重慶、長沙等海關統(tǒng)一開展的“6·18”打擊大米走私專項行動已成功打掉9個大米走私犯罪團伙,初步查證涉案走私進口大米5萬多噸、玉米4000噸,合計案值達2億余元。
 
    今年年初,南寧、昆明、重慶、長沙海關對轄區(qū)內走私大米情況進行線索排查,發(fā)現(xiàn)有走私團伙將境外大米、玉米等糧食大規(guī)模走私入境后運往內地銷售的現(xiàn)象。經過4個多月的偵查,海關總署基本摸清涉案團伙涉嫌走私糧食的犯罪情況。
 
    根據(jù)各地海關的初步查證,犯罪嫌疑人先與湖南、重慶等地嫌疑人商定走私大米、玉米等糧食的品種、數(shù)量、價格等細節(jié),然后在境外組織大米、玉米等貨源,再組織人員將糧食從廣西、云南等邊境地區(qū)未設立海關的地點偷運走私入境,隨后雇傭大型貨車或通過鐵路運輸將走私糧食運到湖南、重慶等地嫌疑人手中,并最終在兩地銷售牟利。
 
    據(jù)海關總署提供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以來全國海關已查獲大米走私案件297起,查證涉案大米8萬余噸,案值近3億元。海關總署表示,下一步將針對大米等糧食走私活動繼續(xù)保持嚴打高壓態(tài)勢,并將打擊重點對準幕后走私團伙,堅持“打頭挖根”,堅決遏制糧食走私勢頭。
 
    相關新聞
 
    國際糧價跌至5年最低
 
    本報訊(記者  張欽  程婕)世界銀行日前發(fā)布最新報告稱,國際市場糧價在2014年8月至2015年5月期間下跌14%,跌至五年最低。受低油價影響2014年全球糧食供應充足,2015年小麥、玉米和大米豐收在望,這些因素導致國際糧價大幅下落。報告也強調,厄爾尼諾氣候到來、美元升值和近期油價上漲等因素可能在未來幾個月推高糧價。
 
    “糧價下降是一件好事,因為更多的貧困人口有可能買得起糧食養(yǎng)家糊口”,世界銀行集團全球減貧發(fā)展實踐局高級經濟學家何塞·奎斯塔說:“不過,國內糧價出現(xiàn)意外波動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因此重要的是各國要做好準備,一旦出現(xiàn)糧價瘋漲能夠及時應對。”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