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記者暗訪南二賣含毒調料攤:罌粟含量超標300倍,已賣出60斤

   2015-10-30 華商晨報6690
核心提示:可能流向燒烤店火鍋店 店主已被刑拘 被查獲的含罌粟殼調料及其合格證■本組圖片由華商晨報 掌中沈陽客戶端記者 沈誠 攝 新聞提示

    可能流向燒烤店火鍋店 店主已被刑拘


    被查獲的含罌粟殼調料及其“合格證”■本組圖片由華商晨報 掌中沈陽客戶端記者 沈誠 攝

    新聞提示:罌粟殼作為管制麻醉藥品,長期食用易使人成癮。

    有沈陽市民懷疑個別餐飲單位使用罌粟殼作為調味劑,并提供證據顯示罌粟殼來自干調批發(fā)市場。

    晨報

    調查

    “不能多放,放多了客人受不了,以前沈北有個骨頭湯館店主放多了,孩子們排隊來吃,后來出事了……”日前,沈陽小食品批發(fā)溫州城(俗稱“南二批發(fā)市場”)某攤床女業(yè)主把含罌粟殼粉的調料賣給客戶后,如此低聲叮囑。

    但普通市民想買到這種“調料”不容易。如果不是爆料人帶記者前往干調市場,恐怕至今難以揭開這個秘密:經檢測,該攤床出售的一種含罌粟殼粉調料中,相關指標超標300倍。

    首次走訪

    疑似含罌粟殼調料全為假

    日前市民王先生舉報稱,他去年末發(fā)現有商販用罌粟殼調味食品,懷疑一些含罌粟殼調料從干調批發(fā)市場流出。

    今年7月27日,王先生帶本報記者去沈陽市幾家批發(fā)市場購買。一些商戶聽說要買帶罌粟殼調料后,給記者拿出印有“殼殼粉”、“大殼粉”字樣的調料,上面還標有罌粟殼成分以及罌粟花圖案。這些調料多為半公斤裝,大多在20至100元。但這些調料均沒有能檢測出罌粟殼成分。

    二次走訪

    送調料的人先問記者開火鍋店常識

    在南二批發(fā)市場,當記者問“有罌粟殼粉嗎?我要往火鍋料里放”后,店家說:“30元、70元、200元三種,你要哪種?”

    “當然是罌粟粉多的那種。”記者回應。

    “你們進來等20分鐘吧,我讓人送來。”店家說。

    大約半小時后,一個清瘦男子從外邊靠近這家攤床,他用眼神打量著攤床內等候的王先生和記者,并問了一些開火鍋店的常識問題。

    隨后,他從一個黑塑料袋里拿出一個金色包裝袋,無任何標識文字,里邊約有半公斤調料。這名男子低聲囑咐說:“如果你們剛開店,一勺調料可以兌兩大洗衣盆的水,千萬別放多,多了客人容易拉肚子……”

    有商家偷偷告訴記者:“其實罌粟殼摻到調料里早就有,查得嚴,不敢公開賣。一旦被查到,貨源瞬間就會消失,等再過一段時間換個名再出來……不是熟人根本就不會賣你。”當日,王先生和本報記者在6家攤床買了十幾種疑似含罌粟殼的調料,并送往相關部門檢測。

    十幾種調料有一種檢出罌粟殼

    7月29日,十幾種樣品檢測結果揭曉,大都沒有檢測出鴉片、嗎啡等含量。這些商家都在搞虛假宣傳,里邊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罌粟殼粉。特別是那家賣金色包裝調料的,是在故弄玄虛蒙騙上貨人。他們算準這些上貨人不敢投訴。

    記者和王先生翻到檢測報告的最后一頁時,發(fā)現有一個樣品檢測數據異常,相關指標超標300倍。樣品的名字是“罌孜香”。這就是本文開頭南二那位女業(yè)主的貨。

    這位女業(yè)主說:“想讓顧客吃完了還想吃,就買罌粟,要一般效果的就拿大殼粉,這里還有盒裝的‘罌孜香’。用好了以后可以送貨上門。”她用黑塑料袋把罌孜香裝好交給記者。

    三次走訪

    業(yè)主:以后不用來,可送貨上門

    幾天后,王先生帶記者再次前往南二市場尋找那家攤床,女業(yè)主熱情招呼。

    這次,王先生花了1000元買了一箱罌孜香。攤床的貨不夠,女業(yè)主又讓人從附近的庫房調貨過來。

    女業(yè)主叮囑王先生和記者兩件事:一件是,以后上貨不用親自來,打個電話送貨上門就好;另一件是,調料里含罌粟殼,不要放太多,放多了(就餐)客人受不了……

    業(yè)主、推銷員被刑拘

    7月30日,沈陽市公安局食藥偵民警得知情況后,找到王先生了解具體情況。警方從檢測部門證實,調料中罌粟殼中相關指標超標300倍,決定立即抓捕。

    30日下午,食藥偵民警鎖定了南二批發(fā)市場這家攤床業(yè)主并秘密布控。

    當日傍晚,南二市場人流散去,食藥偵民警走進這位女業(yè)主的攤床說明來意。女業(yè)主整理攤床后被警方帶走。

    女業(yè)主交代,前一段時間有個比較熟的推銷員送來超過兩箱罌孜香,說這個貨賣得比較好。目前已買了兩箱。憑借多年賣干調的經驗,她覺得即便里邊有罌粟殼的成分也不致吃死人。

    當晚,女業(yè)主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被刑拘。據業(yè)主介紹,該調料總共賣出約60斤,可能已銷往火鍋店或燒烤店。食藥偵民警追根溯源,發(fā)現給女業(yè)主上貨的推銷員手機號是南方的,這和女業(yè)主交代該調料是從江南上的貨相吻合。

    一周后推銷員落網并被刑拘,交待罌孜香是南方某廠家的貨。

    檢測結果超標300倍的罌孜香,是一種白色塑料包裝的。商標標注稱其為“純味香料王。香料系列,來自某地區(qū)沙漠神奇的原料。主要配料:純天然香辛料、花椒、茴香、香味鮮、食品添加劑等”,并稱該產品特點有“增香、增鮮、提升口感”的功效,可增強食品純味,增強食品鮮味,特別適合牛、羊、豬肉加工烹飪,是鹵制調味的上等原料。

    檢測部門和食藥偵民警告訴王先生,使用該調料可能讓人上癮,對身體也有危害。

    去年12月24日,國家禁毒辦、公安部等聯(lián)合下發(fā)通知,表示將“零容忍”打擊食品中添加罌粟殼行為。

    《刑法》規(guī)定販賣運輸罌粟殼二百公斤以上的,處十五年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并處沒收財產;販賣運輸罌粟殼五十公斤以上不滿二百公斤的,處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販賣運輸罌粟殼不滿五十公斤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處罰金。

    醫(yī)生:吃罌粟殼嚴重

    會傷害神經系統(tǒng)

    盛京醫(yī)院臨床營養(yǎng)科副主任醫(yī)師車千紅介紹,過量罌粟殼加到火鍋、麻辣燙湯底后,食客首次進食可能出現心跳加快、口感舒服、不易入睡等感覺,但人個體差異大,反應不一。

    “如果長期食用含罌粟殼的食物,就會出現發(fā)冷、出虛汗、乏力、面黃肌瘦、犯困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對神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造成損害,引起精神失常,出現幻覺,有時甚至會呼吸停止而死亡。”車千紅表示。

    沈陽精神衛(wèi)生中心心理專家劉長輝表示,有些年輕女孩如果兩三天吃不到火鍋、麻辣燙就會覺得吃什么都沒味道,但只要吃上就好。

    “嗎啡戒除治療沒有藥物成癮那么嚴重,可以到醫(yī)院接受系統(tǒng)治療。”劉長輝說。

    ■含罌粟調料袋上的用途說明

    火鍋、燉品 可在湯內直接加入適量本品,可增加鮮味及醇厚,加強口感回味。

    湯類 是調制高湯的最佳原料,不但湯鮮,腥膩雜味全無,提升主體香氣。

    鹵制 是鹵雞、鴨、豬、牛、羊等各種肉類食品上等原料,具有清香醇和、膳食可口之效果。

    燒烤 將本品直接刷在燒烤上面,可祛腥除異味。

    記者發(fā)現,即便是沒開封的罌孜香也散發(fā)著濃烈香氣,打開后,里邊是類似胡椒面的粉末,香氣撲鼻。

    本組稿件除署名外均由華商晨報

    掌中沈陽客戶端記者 沈誠 采寫

    ■鏈接

    近年破獲的

    食品添加罌粟殼案

    加工熟食的湯料

    今年4月末,沈陽皇姑警方接到舉報后,在嫌疑人李某和楊某的出租屋里發(fā)現其加工熟食的湯料里有疑似罌粟殼三個以及相關原料,并檢出嗎啡等多種有毒成分。當日,二人被刑拘。李某被一審判處有期徒刑一年,并處罰金一萬元;楊某判有期徒刑六個月,并處罰金五千元。

    火鍋店底料

    去年12月9日,南京市食藥監(jiān)局,稱在此前開展的火鍋底料專項檢查中,一火鍋店的底料被查出含有罌粟堿。

    麻辣燙湯底

    去年黑龍江省五常市一家麻辣燙店生意很火爆,只要吃過一次,幾乎都會來吃第二次,有些食客連湯都會喝光。警方經化驗分析,發(fā)現湯底含有罌粟成分。

    龍蝦和香辣蟹

    去年7月,邱某在上海寶山區(qū)租了一家小門面開燒烤店,不久一名男子上門推銷“香料”,邱某發(fā)現該調料就是罌粟殼,但為招攬更多客人,邱某仍將罌粟殼熬油后放在湯料內,用于燒制龍蝦和香辣蟹。

    綜合溫州商報、東北網、文匯報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