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跨境購新政引奶粉界“顫抖”:稅收不可怕 注冊才是關鍵

   2016-04-11 第一財經日報3710
核心提示:被譽為將給奶粉行業(yè)帶來大洗牌的奶粉注冊制尚未實施,奶粉界昨日便迎來了監(jiān)管前奏。4月7日晚間,財政部等11部門共同公布了《跨境
    被譽為將給奶粉行業(yè)帶來“大洗牌”的奶粉注冊制尚未實施,奶粉界昨日便迎來了監(jiān)管“前奏”。
 
    4月7日晚間,財政部等11部門共同公布了《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商品清單》(下稱“清單”),讓一直享受跨境購紅利的奶粉業(yè)“顫抖”。新華社特約經濟分析師宋亮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采訪表示,從稅收入手,國家已經開始對互聯(lián)網、跨境購方面進行監(jiān)管,先從稅收方面將線上、線下的差距拉平,清單只是監(jiān)管的一個開端。
 
    根據最新的規(guī)定,從4月8日起,清單內的商品將要繳納關稅(暫定為0%)、增值稅和消費稅(按法定應納稅額的70%征收),且將個人跨境進口的單次交易限額規(guī)定為2000元,個人年度交易上限2萬元,若超出將按一般貿易全額征稅。
 
    作為“海購族”最青睞的品類之一,配方奶粉也在規(guī)定之內,一位從事知名奶粉貿易的、不愿具名的王先生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判斷稅收在短期內對終端價格的影響有限,“增加百分之十左右,是商家可以承受的范圍,也可以通過物流等手段降低成本,特別是目前海外奶粉與國內奶粉的差價還很大,所以即便漲一些價格,跨境購奶粉依然有優(yōu)勢。”
 
    “稅收不是業(yè)界關注的焦點,反而是正面清單內對進口配方奶粉的備注讓人感到迷茫。”王先生指出,他所說的是本次正面清單中,對跨境購的配方奶粉要求“按《食品安全法》規(guī)定應當實施注冊而未經注冊的嬰幼兒配方奶粉除外”。
 
    當中所提到的注冊制,正是被奶粉業(yè)內認為會帶來行業(yè)“大洗牌”的新規(guī),雖然目前注冊制還沒實施,但相關的文件已于今年初在WTO的官網上披露過,該管理辦法將國產、進口奶粉均納入注冊制的監(jiān)管范圍,而這些通過注冊的奶粉數量有限。宋亮估計,目前國內的奶粉品牌大概有2300-2500個,其中包括了300多個在國家質檢總局登記備案的進口品牌。
 
    “獲得注冊的奶粉,也是我們常規(guī)看到的奶粉,其在配方上、標簽上等方面都會符合中國的法律法規(guī),也是俗稱的‘行貨’,既可以在線上銷售,也可以在線下銷售,他們甚至不需要經過跨境購進入中國市場。”王先生說:“而跨境電商目前經營的奶粉,有不少是‘水貨’,也就是說將國外的奶粉銷售到中國,生產標準都是按照生產國的標準來,相關的要求門檻也降低很多,如果未來需要注冊,門檻、成本都會大幅提高。”
 
    不過,目前清單仍未出臺細則,王先生透露,目前上述規(guī)定還比較含糊,只規(guī)定了注冊制的奶粉,沒有注冊的奶粉如何處理還沒有談到。比如是實行不同的關稅,還是需要實現什么條件,或者完全不能再進口,這些還要了解清楚。其認為:“如果只有擁有注冊的配方奶粉才能進口,那將會顛覆整個行業(yè)”。
 
    有擁有跨境電商業(yè)務的外資公司業(yè)者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反映,現在還在觀望,看具體的細則如何解讀。不過,其實即便擁有注冊,但按照注冊制目前披露的監(jiān)管辦法規(guī)定,每個企業(yè)不得超過3個系列9種產品配方,未來即使開拓跨境電商,這些產品甚至要占用這些有限的名額。
 
    記者了解到,目前包括愛他美、美贊臣、雅培、惠氏等多個知名奶粉品牌都有產品通過跨境購進入中國市場,此外,還有一些外國當地知名品牌也會通過跨境購進入中國市場。
 
    宋亮認為,隨著相關政策的出臺,奶粉行業(yè)線上線下的差距將會縮小,國家開始整頓電商奶粉的銷售,對行業(yè)的影響將會很大,這意味著未來跨境購奶粉將會受到限制,不是所有的企業(yè)都可以銷售,雜牌的奶粉基本會被剔除在外。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