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蘇州6月14日消息(記者王楷)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我國目前已成全球最大的食品農產品進口國,食品進口量持續(xù)增長。但與此同時,進口食品的風險概率也隨之上升,安全問題日益受到關注。6月13日,國家質檢總局在江蘇蘇州舉行“進口食品安全社區(qū)行”活動,相關部門負責人和食品專家主動走進社區(qū),為消費者答疑解惑。
初夏的蘇州,艷陽高照。在當?shù)睾|社區(qū)鄰里廣場,一排進出口企業(yè)的展銷臺前聚攏了不少民眾。劉女士推著嬰兒車,腳步停留在一家乳制品進出口公司的展臺前。雖然面前的盒裝進口牛奶看上去質優(yōu)價廉,但銷售人員介紹,產品只在互聯(lián)網上銷售,目前還沒有實體店,這讓劉女士心存疑慮。
劉女士說:“如果是實體店的話,會比較放心,網上肯定不放心。網上假貨比較多。”
銷售人員告訴她:“您這樣的安全意識非常棒。您可以在網上了解,咱們產品有國家認定的安全證書,有法律保障。您可以進入檢驗檢疫局的官網,查找到我們產品的證明文件。我們自己也會在產品旗艦店和網上超市頁面中呈現(xiàn)出來。”
這是本月13號,國家質檢總局在江蘇蘇州舉辦的“進口食品安全社區(qū)行”活動現(xiàn)場。通過知識問答、專家解讀、評彈表演等形式,在居民社區(qū)中傳播進口食品的相關知識,讓消費者更加了解進口食品,增強食品安全意識。
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林偉指出,這些年進口食品貿易增長比較快。十二五期間,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食品、農產品進口國。進口食品成為老百姓餐桌食物的主要來源之一,所以老百姓都非常關心怎么能夠選購到正規(guī)、有保障的進口食品。
近年來,國家質檢總局逐步建立了一套基于風險分析、符合國際慣例、覆蓋“入境前、入境時、入境后”三個環(huán)節(jié)的進口食品安全全過程監(jiān)管體系。通過信息化系統(tǒng)對進口食品的進口和銷售信息實行追溯管理,確保一旦某個產品被查出不合格,同批次產品能夠被及時召回,充分保障消費者利益?;顒蝇F(xiàn)場,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吳海清等有關人員專程走進社區(qū)居民家中,與消費者面對面,解疑釋惑。
專業(yè)人士介紹,超市購買的進口食品是有資質的進口商通過報關、報檢等手續(xù)批量進口,經過官方檢驗檢疫的;而海淘、代購的進口食品往往未經檢驗檢疫,選購時要小心。那么,有沒有簡單便捷的方式,來鑒別是否是正規(guī)安全的進口食品呢?
國家質檢總局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林偉對記者表示,可以通過“兩看一咨詢”。“兩看”的第一看是看食品標簽,按照我國法規(guī)和標準要求,所有進口食品必須加貼中文標簽;對于嬰幼兒配方乳粉有更嚴格的要求,進口嬰幼兒配方乳粉的標簽有更高要求,嬰幼兒乳粉的標簽必須印制在產品包裝上,而不是加貼;二看入境證明。每個正規(guī)的進口產品經過我國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檢驗過,都會帶一個證明,就是它的身份證。消費者可以向經銷商索要入境檢驗檢疫證明原件或者復印件。第三,可以撥打12365咨詢電話,進行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