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述宋朝羊肉“文武“二食法 嘗今朝望天闕西北菜紅燜羊羔肉美味

   2017-01-09 中國食品網(wǎng)16450
核心提示:國人食羊歷史源遠流長,是古時皇族宴會上主流,亦是著名詩人蘇東坡口中大贊的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但你可知,古人雖喜羊食,

國人食羊歷史源遠流長,是古時皇族宴會上主流,亦是著名詩人蘇東坡口中大贊的“秦烹惟羊羹,隴饌有熊臘”。但你可知,古人雖喜羊食,但終究不過兩種食法。

 

羊食分“文吃”與“武吃” 武吃代表—東坡書信換取羊食


在宋朝,羊肉分為“文吃”與“武吃”兩種,“文吃”指不止求羊食味美,更在意食羊環(huán)境,需于雅致樓閣間,佐以美酒,伴絲竹入耳,美舞助興的一種品食法,名相韓侂胄是“文吃”的一大典型。“武吃”則指專注于羊肉單純的熱愛,僅食羊食,不品它物,詩人蘇東坡是一大代表。

 

古書《侯鯖錄》記,蘇軾書法絕佳,其好羊食的好友韓宗儒,將蘇軾寫于自己的信件,贈予殿帥姚麟,從而換取十幾斤羊肉,以紅燜制法食之。入口,肉質(zhì)細嫩,上口筋,筋而酥,酥而爛,一口到爽。其后韓宗儒更愛羊食,以此方法屢試不爽。蘇軾聞之大笑,且通曉好友與自己一般享羊食的心意,并未阻之。自此,該事廣為流傳,遂演變?yōu)?ldquo;蘇文熟,吃羊肉;蘇文生,吃菜羹”一事跡。

 

“武吃”制法流傳至今 紅燜羊羔肉美味望天闕品嘗


更幸的是,得以古書記載,宋時“武吃”羊食紅燜制法得以傳承,于今時重慶頭家青海特色生活體驗館——望天闕中,可再現(xiàn)其味。了解到,望天闕是一個以原生態(tài)為核心,集西北美食和民俗文化、旅游宣傳等經(jīng)營特色為一體的特色體驗館。館內(nèi)手抓羊肉、烤全羊、烤全豬等特色西北菜是主打,而紅燜羊羔肉也正是其中一道特色。

 

體驗館的紅燜羊羔肉,與宋時“武吃”的制法稍有不同,是選用青藏高原上食冬蟲夏草的稀類藏原美羊,挑選稍帶小骨之羊肉,用專制的砂鍋燜煮,保證食材鮮味不易流失,又使烹飪之法更合養(yǎng)生之道。待一道紅燜羊羔肉正式出鍋時,其味香濃,鮮香四溢,取筷嘗之,滑嫩爽口、肥而不膩,尤其印象深刻。

 

還等什么?如此一道羊肉美味定要品嘗之,即將于大坪龍湖時代天街D館面世的——重慶頭家青海特色生活體驗館——望天闕,敬請期待!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quán)隱私  |  服務(wù)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wù)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