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品飲佳選,非遺大師陳孝文手制正巖大紅袍

   2017-08-02 中國食品網(wǎng)8460
核心提示:2017年6月21日,夏至夜,北京頤和安縵酒店,孝文家茶百年巖韻-盛世雍容之氣象茶會在此舉辦。頤和安縵酒店有著與頤和園一脈相承

   2017年6月21日,夏至夜,北京頤和安縵酒店,孝文家茶“百年巖韻-盛世雍容之氣象”茶會在此舉辦。

 

 

    頤和安縵酒店有著與頤和園一脈相承的皇家庭院風格,宮殿般的挑高,明清家具的擺設(shè),紅墻黛瓦,富有帝王之都的恢弘氣息。

 


 
 

    陳孝文先生泡茶用的蓋碗茶具和陳再粦老師泡茶用的潮州功夫茶具擺上桌,整個空間充盈了起來。

 

    此次茶會喝的茶也是頂級的茶,2016年茶語網(wǎng)千款茶評榜綜合榜榜首——茶王大紅袍、牛欄坑肉桂之首(下文簡稱牛首),以及存世稀少的1989年手制牛欄坑肉桂(下文簡稱牛肉)。

 


 
 

    茶會有兩位掌茶人——巖茶技藝非遺傳承人陳孝文先生,出身茶文化世家、師從潮州工夫茶國家級非遺傳承人的陳再粦先生。

 

    陳孝文用蓋碗泡法,每一泡都是武夷巖茶的味覺標桿;陳再粦用傳統(tǒng)潮州功夫茶泡法,一招一式都是教科書。

 

 

    本場茶會邀請到了著名道家文化學者、北京大學教授陳鼓應(yīng)和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于丹。

 

    在這場茶會上,大家都喝到了孝文家茶的頂級作品,每個人也得到了不同的體驗與感受。

 

    陳鼓應(yīng)教授評價此次參加孝文家茶會,讓他感受到“喝茶第一次如此享受”。

 

    在國學講臺上,讓大家印象深刻的于丹教授,是一位味覺及其靈敏的資深老茶客,提起三坑兩澗、名種名從、歷史典故......深入淺出、如數(shù)家珍,讓在座嘉賓驚喜萬分,如臨講堂。

 

    “喝這樣的茶入口,我是覺得,人不敢浮躁,不敢輕狂,人在這個時候不敢喧嘩……”于丹教授直言感嘆。

 

 

    為何這兩位智者對孝文家茶的評價如此之高?孝文家茶到底藏著什么秘密?我們將從孝文家這款大師茶:正巖大紅袍,為您解讀。

                        

    對于普通茶客來說,“大師茶”無疑是一種質(zhì)量標桿,代表著產(chǎn)品自身優(yōu)良的品質(zhì),購買時心里也放心踏實。

 

    但相對應(yīng)的,“大師茶”也是一個價格門檻,“大師手制”雖不說奢侈消費,可普通人也不能每天都喝到過癮。

 

    “大師茶”不便宜,更何論日常品飲?



 

 

    要說這位制茶大師,可謂年少成名。尤其是在武夷巖茶這個號稱工藝最為復雜的領(lǐng)域中,能在24歲便獲得“武夷巖茶國家級非遺傳人”這樣的稱號,是對他制茶技藝的一種肯定。

 

 

    這位制茶大師就是孝文家茶董事長——陳孝文。

 

 

 

    要說獲得“武夷巖茶國家級非遺傳人”這個稱號,還要追溯到2006年,彼時陳孝文年方24歲。經(jīng)過十年時光打磨,從24到34,不僅是數(shù)字的增加,更是陳孝文大師之境的另一番升華。

 

    年少成名,有的人或許紙醉金迷,或許自恃清高,但是能夠繼續(xù)保持對茶的熱情,對制茶技藝的執(zhí)著追求。

 

    唯癡于茶,方可做到這點。

 

 

    正巖大紅袍,原料產(chǎn)自武夷山正巖山場。由孝文家當家人陳孝文精心選料,全程手制。歷時六個月,方得一杯巖骨花香。

 

    干茶褶皺成條,色澤褐紅,帶焙火香。茶湯橙紅透亮,香氣與茶湯的融合度很高。入口茶湯甜醇細柔,焙火香和甜果香從中透出,湯感較濃厚,飽滿爽口。

 

    隨著沖泡茶湯偏甜糯,焙火香減退,清雅的花果香漸盛,回味時喉底有木質(zhì)的清香和淡淡的乳香浮現(xiàn)。

 

 

 

    飲后舌面略有澀感,但能迅速化開,并帶來明顯的回甘生津。杯底香是粉粉的花甜香,留香持久。葉片舒展,色澤棕褐較潤,葉質(zhì)較厚,帶甜粽香,簡直是味蕾的絕佳體驗。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quán)隱私  |  服務(wù)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wù)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