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否決并購案并非貿易保護主義

   2009-03-19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6440

    商務部18日否決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有評論認為,此舉可能會引來其他國家非議,甚至被理解為貿易保護主義。對此,有關專家認為,對該并購案的處理,完全符合反壟斷法和有關國際準則,并非貿易保護主義。

    商務部國際貿易合作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表示,有關部門是嚴格按照法律程序和相關經濟分析做出這項裁決的,沒有對外資企業(yè)另外制定一套外資企業(yè)反壟斷法,沒有對此案濫用國家經濟安全審查,因此完全不存在貿易保護的問題。

    梅新育說,在全球性經濟危機時期,強迫本國企業(yè)和金融機構收縮對外投資,政府救援企業(yè)以不對外投資、不關閉在本國工廠等為條件,這才叫保護主義,而中國則鼓勵企業(yè)開展對外直接投資。

    他表示,根據匯源在中國果汁市場的份額和可口可樂的實力,這個裁決結果本該毫無懸念,早在這項并購案提出之初就該一目了然。

    中美經貿關系研究中心趙龍躍博士表示,對于涉及壟斷的外資并購案的處理,一般情況下應當遵循兩個原則:第一是維持整個消費市場的公平競爭,國家出臺相關處理措施的時候,并不是以某幾個企業(yè)的利益為出發(fā)點,而是考慮行業(yè)利益;此外,應當考慮有效兼并的問題,尤其是在面臨外資收購問題的時候,我國也曾經出現過一些國內企業(yè)被外資收購后,品牌被取代和消失的情況,因此更應當慎重。

    趙龍躍認為,由于可口可樂收購匯源確實將影響我國飲料市場的有效競爭,因此商務部對該案件的處理不存在貿易保護的問題。

    梅新育認為,理性的投資者理當就此對中國的商業(yè)和法制環(huán)境加分,因為這個結果證實了中國反壟斷法的嚴肅性和法制的可預期性,這是構成一個國家商業(yè)環(huán)境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韓立余也表示,對該并購案的處理可以說是我國發(fā)壟斷法實施更為成熟的一個標志。

    梅新育指出,不必擔心這項裁決會影響我們利用外資和對外投資。同時,這起案件也告誡赴海外投資的中國企業(yè),在選擇海外收購對象時要更充分地考慮可行性。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