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規(guī)定,為宣傳教育食品安全,該辦近日印發(fā)《食品安全宣傳教育工作綱要(2011-2015年)》(下稱《綱要》),生產經(jīng)營單位負責人和主要從業(yè)人員每人每年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規(guī)、科學知識和行業(yè)道德倫理等方面的集中培訓不得少于40小時。(5月9日《新京報》)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現(xiàn)在的人們只要一張嘴,一邊呼吸著污染的空氣,一邊品嘗著帶毒的食品,還要憋屈著難解的怨氣,人活世上吃啥都不安全,唯有吃虧最安全了。
當前,食品安全問題屢禁不止,這有著利益的驅使,有著監(jiān)管的缺失,更多的是食品從業(yè)人員沒有流著多少道德的血液。既然少了道德血液,那就要多造血,集訓算得上是一種外在的造血措施。
但是,縱觀時下的不少集訓,多為休閑養(yǎng)性之訓,學習教育僅是噱頭。就拿煤炭行業(yè)的培訓來說吧,考證上崗等種種培訓可謂是琳瑯滿目,可是效果如何呢?礦難依舊。有關安監(jiān)、煤炭的主管職能部門或許不高興了,這么大的籠子,不可能每只鳥都是聽話的鳥,就是鸚鵡學舌都有難言之隱。
當然,對于集訓的功效我們也不能全盤否定,一些集訓確實讓人學到了東西,得到了交流,所以集訓最關鍵要確保效果。食品行業(yè)人員集訓,主要的目的是既要讓這些人明曉所從事工作的重要性,也要讓他們明白所從事工作的安全性,更要讓其權衡違心違法的后果嚴重性。一句話,就是要讓食品安全的利弊得失了然于心。
暴利是魔鬼,能慫恿貪利之人為非作惡,但是只要血管里有著道德血液,就能驅魔趕妖,一身正義凜然立于天地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