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食品鑒定的依據(jù)(二)

   2005-04-02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10330

食品生產企業(yè)在設計、制作食品標簽時必須遵守的4條基本原則是:

1 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不得以錯誤的、引人誤解的或欺騙性的方式描述或介紹食品。

設計、制作食品標簽必須實事求是,真實地采用食品名稱,真實地標明食品配料、凈含量、生產日期、保質期或/和保存期、質量等級、制造者或經銷者的名稱和地址、營養(yǎng)成分,真 實地介紹食品的特性,以保護消費者權益。

2 食品標簽所有的內容,不得以直接或間接的語言、圖形、符號導致消費者將食品或食 品的某一性質與另一產品混淆。

3 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必須符合國家法律和法規(guī)的規(guī)定,并符合相應產品標準的規(guī)定。這里要特別強調兩點:第一,禁止偽造或冒用認證標志、名優(yōu)標志等質量標志,禁止偽造產品產地、偽造或冒用他人的廠名、廠址。第二,經批準生產經營的食品禁止宣傳療效或保健作 用。禁止在包裝標簽、說明書或廣告上有下列內容:

(1) “療效食品”、“保健食品”、“強壯食品”、“補品”、“營養(yǎng)滋補食品”或其他類 似詞句。

(2) 中醫(yī)辨證施治各項治療原則的用語。

(3) 在食品名稱上冠以中藥名稱,或以中藥圖像、名稱暗示療效和保健作用。

4 食品標簽的所有內容,必須通俗易懂、準確、科學。禁止出現(xiàn)“益精填髓”、“齒落更生”、“美顏駐容”、“返老還童”等毫無科學依據(jù)的溢美不實之詞。

對不同種類的食品,食品標簽的標示方法可以有所不同。

冰棍(糕)的包裝紙上可暫不標生產日期,但外包裝盒上必須標注生產日期。

無紙簽的玻璃瓶裝汽水食品標簽至少應標注如下內容:飲料名稱、配料表、凈含量、廠名和廠址、生產日期和保存期,其中配料表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可以暫不標注,但其他原、輔料,包括食品添加劑,應按加入量多少依次標出名稱。生產日期的標注,可以暫時在周轉箱上另 加附簽。食品名稱和凈含量,應在同一視野內。

凡食品包裝容器內同時有流體和固體的食品(如糖水水果罐頭)除標明總含量外,還應標明 固體重量或百分比。

保存(質)期在3個月以上的食品應全部標注年、月、日,而且必須有“生產日期”、“保存 日期”的字樣。

無色透明玻璃瓶裝白酒的生產日期,可以標注在標簽背面。

瓶裝啤酒的生產日期,可以通過在標簽上打孔或劃線,但必須有年代標記。

三、國家食品衛(wèi)生標準和質量標準

國家標準,包括食品衛(wèi)生標準和食品質量標準。經過多年努力,我國食品工業(yè)標準化體系已趨于健全,到1995年已有食品國家標準963個,行業(yè)標準1000個。

食品作為供人食用或飲用的成品和原料,應當是無毒、無害,符合其應有的營養(yǎng)要求,并且具有相應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狀。但是在食品生產、加工、包裝、運輸和貯存等過程中,由于受到各種條件、因素的影響,可能會使食品受到污染,危害人體健康。為了保證食品衛(wèi)生而制訂的標準統(tǒng)稱為食品衛(wèi)生標準。食品衛(wèi)生標準主要是對直接入口的食品所受細菌污染的程度作定性或定量的限制,通常稱作衛(wèi)生檢驗。衛(wèi)生檢驗的實施范圍、項目,在本書第 一章第一節(jié)有關微生物檢驗的內容中,曾作了簡介。

國家食品衛(wèi)生標準,一般包括感官指標、理化指標和微生物指標,按食品和農副產品加工行業(yè)分為幾十個專業(yè),分別制定,以確保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有的營養(yǎng)要求,并具有相應 的色、香、味等感官性狀。

1 感官指標:食品(包括原料和加工制品)都具有色、香、味、形、性狀,食品性狀不同, 其品質也不同,可以通過感官進行鑒別。

一般食品的性狀多是用文字作定性的描述,進行鑒別時,也多是憑經驗來評定。但是人的感覺器官由于受到生理、經驗和環(huán)境等因素的影響,認識和判別能力均可能出現(xiàn)差異,因而必須對某些食品的感官性狀,制定出相應的標準。如新鮮水果和蔬菜(主要是果蔬類,如西紅柿)的成熟度,以色度作比較;淀粉的白度,以光的反射率來檢查;酒的香氣,以確定出的成分來鑒別等等。對食品的感官檢驗,包括檢查食品的顏色、氣味和組織形態(tài)三個方面。

看食品的顏色:食品都具有特定的色澤,如食品顏色異常,非常鮮艷,可能加入了非食用色素或加入了過量的食用色素所致;如食品顏色較正常顏色變淡,可能是摻入了其他物質或者 食品本身或原料變質發(fā)霉。

聞嘗食品的氣味或口味:食品都具有各自的氣味和口味,如山楂很酸,啤酒辛澀。聞嘗食品有無異常氣味和口味,可以為食品是否純正提供依據(jù),如品嘗到味精有咸味,可以判定在味 精中摻入了食鹽。

觀察食品的組織狀態(tài):食品均有本身的組織形態(tài),有的呈固體、液體或粉末狀;有的圓,有的扁,有的有棱有角;有的軟,有的硬。如正常的木耳為革質,脆而彈性差,手感不硬,而 摻了糖或摻了堿的木耳,手摸發(fā)軟而不脆。

2 理化指標:食品是否符合食用要求,往往要通過理化分析,才能確認。

食品的內在質量,包括物理性狀、有效成分和雜質等。理想的食品應當是無毒、無害而有營養(yǎng)的物品。要避免或減少食品加工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有毒、有害物質,一般食品都根據(jù)不同的食用要求定出理化指標,根據(jù)不同的品類,訂出所含有毒有害物質的限量。

確認食品內在質量的理化分析方法,因采用的手段和人員素質的差別可能會得出不同的結論。為了避免爭議,對有關的分析方法,使用的儀器、試劑、操作步驟等,均要作出統(tǒng)一規(guī)定。我國食品專業(yè)理化指標的測定方法,都是按照衛(wèi)生部頒發(fā)的《食品衛(wèi)生檢驗方法(理化部 分)》執(zhí)行。

3 微生物指標:微生物種類很多,對人有利的有酵母菌、乳酸菌等;對人有毒有害的有結核菌、葡萄球菌等。所有微生物的生存和繁殖都需要一定的水、空氣、溫度和養(yǎng)分,而凡是食品都具備這些條件,因此食品很容易寄生和繁殖各種微生物。食品衛(wèi)生標準中所規(guī)定的微生物指標,一般是指應加以控制或限制的含菌種類和數(shù)量,如大腸菌群、致病菌等。

判別微生物的種類和數(shù)量需要通過儀器分析檢測,我國食品通用的微生物檢測方法統(tǒng)一按照衛(wèi)生部頒發(fā)的《食品衛(wèi)生檢驗方法(微生物部分)》執(zhí)行。

食品質量標準適用供再加工或烹調后食用和可直接食用的加工食品,標準規(guī)定的質量指標是用以確保食品質量的規(guī)范化。有的規(guī)定了食品中應含的人體所需營養(yǎng)成分,如小包裝生肉類食品、干海參(刺參)、干貝等海產品中所含水分不得超過的最高限量。有的規(guī)定了食品的烹調性,如方便面復水后,應無明顯斷條、并條;口感不夾生,不粘牙。有的規(guī)定了食品中所 含 雜質的限量,如各類食用油所含雜質不得超過005%等。制定食品質量標準,目的在于保護 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和身體健康。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