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中國人一年減吃2公斤大米 或引發(fā)大米產業(yè)危機

   2006-12-22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7850

 

最近5年,中國內地人均大米年消費量從107.5公斤左右減少到了97.5公斤左右,平均每年減少2公斤,年降幅達2.15%。不僅中國內地,大米消費減退在亞洲其他國家和地區(qū)也已成為趨勢,可能導致大米產業(yè)出現危機。這是記者日前在北京舉行的“世界大米中日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了解到的。

亞洲大米產量占全球的90%以上。近年來,由于大米消費逐年減退,使稻米在全球農作物日趨激烈的競爭中,逐漸處于弱勢。來自日本九州大學的伊東正一教授在研討會上稱,從上個世紀60年代至今,日本人均大米年消費量從超過120多公斤跌到了60多公斤,減少1/2;在中國臺灣省,這個數字從160多公斤跌到了50公斤,下降了2/3。而在韓國、印度,近年來降幅同樣很明顯。與此同時,在這些國家和地區(qū),豬肉、雞肉和豆制品的人均年消費量卻逐年增加。消費的減退將使東亞的主要農作物稻米出現危機。

中國是稻米產量最多的國家,占世界總產量的3成多。據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學院教授李里特介紹,由于產量增加,消費減退,中國每年有33%的大米積壓。此外,中國作為大米生產大國,國際貿易卻微不足道。泰國年出口大米980萬噸,中國僅為100萬噸;同時,中國在大米積壓的同時卻是進口大國,2004年中國進口大米76萬噸,幾乎都是泰國米。目前,中國庫存大米8000多萬噸,占全球大米庫存的66%。

但是,對于大米消費需求減退將引發(fā)危機的話題,也有專家持不同觀點。中國科學院農業(y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黃季焜認為,這從另一個層面反映了亞洲經濟的發(fā)展,人民收入的提高。在大米消費需求減少的同時,畜牧業(yè)、水產業(yè)等發(fā)展迅速,人民在吃上更注重營養(yǎng)健康。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