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進口品牌占據大部分國內高端奶粉市場

   2012-01-07 中國廣播網2350
核心提示: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海通債券研究員趙勇做客節(jié)目,對乳品行業(yè)進行分析。主持人:現在國內的一些主要企業(yè)跟國際的乳制品

據經濟之聲《交易實況》報道,海通債券研究員趙勇做客節(jié)目,對乳品行業(yè)進行分析。

主持人:現在國內的一些主要企業(yè)跟國際的乳制品企業(yè)的競爭的格局是怎么樣的?

趙勇:事實上國際的品牌跟國內的品牌乳制品企業(yè)的競爭的焦點主要還是集中在奶粉上面,尤其是嬰幼兒配方奶粉。因為考慮到生產成本、運輸半徑的問題,嬰幼兒配方奶粉是可以進行全國化運作的。

目前來看,中國的嬰幼兒奶粉基本上50%的份額都被外資的品牌所占據,包括多美滋、雅培、惠氏還有雀巢等。剩下來的國產的品牌當中有10%是伊利的,還有10%是貝因美(002570),還有接近6%-8%左右應該是在香港上市的雅士利的。剩下的就是一些區(qū)域性的品牌,包括很多在海外上市的,如飛鶴、圣元等等。

實際上也是從2008年之后,國際奶粉才占據了50%的份額,但是在2007年之前,國產奶粉的份額是跟進口奶粉的份額相比是有很大優(yōu)勢的。1996年之后,中國才對原奶進行大規(guī)模的擴產,包括機械化擠奶等等這些技術突破之后,中國的原奶1996年之后才開始有所表現。實際上在90年代,整個配方奶粉和成人奶粉基本上都是外資品牌為主導的,1996年帶動的中國乳制品行業(yè)的一個快速發(fā)展。2000年之后,國產的奶粉市場份額是在逐年提升,一直提升到2007年,那時候國產奶粉的份額應該接近60%,進口奶粉是40%的比重,現在又倒回去了。

現在中國奶粉按照結構來說的話,高檔奶粉還是以外資品牌為主,本土的奶粉像伊利是處于中檔的,貝因美可能稍微比伊利稍微貴一點,是這樣的一個格局。除了奶粉以外,其實像液體奶當中巴氏奶,還包括酸奶,還包括乳飲料等等,這些還是以國產的品牌為主。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