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09年三鹿奶粉事件到2011年雙匯的瘦肉精豬事件,食品安全問題一直讓市民不放心.
近日,有市民向本報反映:發(fā)現(xiàn)網(wǎng)上涌現(xiàn)出一大批的食品檢測卡,有的甚至月銷量過4000張.這些檢測卡真能準確、快速測出相關的有害物質嗎?記者進行了調查.
商機涌現(xiàn):
瘦肉精檢測卡供不應求
記者昨天在網(wǎng)上搜索調查看到,每種檢測卡的種類均有好多種,不過所有檢測卡中還是瘦肉精檢測卡的銷量最高,僅瘦肉精檢測卡的類型就有30種之多.在過去的4個月里,江蘇省有近100家食品安全檢測卡生產(chǎn)公司興起,而各種食品安全檢測卡也有300種之多.
經(jīng)過調查,揚州大學獸醫(yī)學院"希望之星"小分隊成員則發(fā)現(xiàn)食品安全檢測卡已經(jīng)存在了有10年之久.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該產(chǎn)業(yè)都處于停滯不前狀態(tài).在2009年的三鹿三聚氰胺事件的風波下,食品問題再次進入到大眾視野,而食品安全檢測卡的市場也有了一定的復蘇;今年3月雙匯瘦肉精風暴襲來讓更多的人越來越關注食品安全問題,食品安全檢測卡的市場也變得火爆起來.
北京一家檢測卡生產(chǎn)公司的負責人王先生在接受記者電話采訪中說:"在過去10年,我們公司的檢測卡銷量都很低,只有少部分屠宰場會購買,公司甚至瀕臨倒閉.瘦肉精事件后,我們開發(fā)了快速的檢測卡便于市民現(xiàn)場檢測.在過去的4個月里,檢測卡月銷量均超過10萬張,每張銷售價在10元左右,真的是供不應求!"
市民懷疑:
檢測卡真的那么可靠嗎?
如此眾多的檢測卡,真的像所描述的那樣"準確"和"快速"嗎?
"我買了不少食品檢測卡,每次買肉都會帶著去檢測下,雖然每次檢測卡都顯示沒問題,可我還是有些不放心."經(jīng)常隨身帶著檢測卡去購物的蘇女士對檢測卡也還抱著懷疑的態(tài)度.其實不止蘇女士,調查發(fā)現(xiàn)有超過80%的市民對這些食品檢測卡的可靠性有所懷疑.
疑問一:
真能幾分鐘出結果?
在大部分的檢測卡上都會寫著"操作簡單,5~10分鐘出結果",在采訪一些檢測卡銷售店后,一位店主解釋了這句話的含義:"只要將肉搗碎將汁滴在檢測卡上,5~10分鐘內,當位置C顯示出紅色線條、T位置不顯示或者顯示明顯淺于C位置為陽性,就是含瘦肉精."
然而瘦肉精事件后,農業(yè)部出臺的檢測方法為高壓液相色譜測定法和氣相色譜聯(lián)用確證法兩種,使用這兩種方法均需要數(shù)小時的操作過程.
疑問二:
真的有很高的準確度?
在使用過程中,細心的使用者卻發(fā)現(xiàn)檢測卡存在模棱兩可的情況.同一塊肉測兩次結果有時竟然會不一樣."我每次回家用檢測卡的時候都會測試兩次,有好多次我測得情況都不一樣,害得我不敢吃,最后都把這些肉給丟掉了."一位對豬肉食品安全特別在乎的居民這樣大吐苦水.
專家建議:
檢測卡不可靠,應購買"印花"豬肉
揚大獸醫(yī)學院王小波老師對網(wǎng)購了3張一個月銷量達到4000的瘦肉精檢測卡,進行了測驗.測驗結果顯示這三張檢測卡只有1張對豬肉精敏感,另兩張都不敏感.
王小波老師指出:"檢測瘦肉精的具體專業(yè)方法是,活豬采用尿檢;屠宰后的豬則抽取內臟樣本檢測,用得最多的是豬肝,因為進入豬體的"毒品"都會殘留在肝臟,這里對'毒品'最敏感,將豬肝樣本粉碎后,再使用光譜儀測試.目前出現(xiàn)的檢測卡檢測肉汁的方法很不準確."
王小波老師還建議居民,買食品到正規(guī)的市場買一般都應該沒有,就拿豬肉來說,買"印花"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