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月盛齋與前門

   2015-07-13 中國食品網(wǎng)錢安明1914
核心提示:正陽門俗稱前門,是古都北京九門之首,是老北京城的象征。前門作為城市窗口和城市名片,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和鮮明的商業(yè)特
正陽門俗稱前門,是古都北京九門之首,是老北京城的象征。前門作為“城市窗口”和“城市名片”,留下了豐厚的歷史文化遺產(chǎn)和鮮明的商業(yè)特色,眾多的北京老字號恰恰是這種歷史文化延續(xù)的活化石。僅從京商飲食文化代表月盛齋來說,它就與前門的商脈和文脈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雖然幾經(jīng)時代發(fā)展和社會變遷,這家老字號始終沒有離開前門內(nèi)外,這一進一出轉眼就是250年,可以說老字號扎根前門根深蒂固歷史源遠流長。
 
前門外——月盛齋肇始之地。月盛齋創(chuàng)始人馬慶瑞,祖居北京廣安門內(nèi)牛街,因為在清朝禮部當差時曾接觸到供品祭羊,在御膳房幫廚時學過一些制作醬肉的技藝。乾隆三十年(1765年),在前門外荷包巷擺攤賣羊肉。那時,前門是內(nèi)城九門中惟一箭樓開門洞的城門。據(jù)《宸垣識略》記“正陽外門設而不開,為大駕由之。月城東西設二洞子門為官民出入”。門洞平日不開,只有皇帝到天壇去祭天,到先農(nóng)壇去親耕等大典時,才會打開。平日官員、商民人等出入前門時,要繞道走甕城東西兩邊的洞子門。因此,東邊的帽巷和西邊的荷包巷是官員、商民人等必經(jīng)之路。所以,這里店鋪林立,行人如梭,是商業(yè)興盛之地。馬慶瑞的攤位就設在前門箭樓西月墻路南這一優(yōu)越的地理位置上,買賣日益興隆,故借其墻的月形,取店名為月盛齋,祈求月月興盛之意。
 
前門內(nèi)——月盛齋鼎盛之地。在前門外擺攤賣肉生意雖好,但遇到刮風下雨,甚為不便。乾隆四十年(1775年),月盛齋在前門內(nèi)租了三間筒子房開設了店鋪,店址并非繁華商業(yè)之所,卻是官署林立的戶部街之內(nèi)。清朝時,從前門往北至大清門前,名棋盤街。從大清門的左右往北,各有一道高大的紅墻直至天安門的南側。按照文東武西分布,東宮墻外邊是禮部、吏部、戶部、工部、宗人府、欽天監(jiān)等文職衙門(今國家博物館一帶),這里就是月盛齋所在地——戶部街。西宮墻外為五軍都督府、刑部、都察院、大理寺等武職衙門(今人民大會堂一帶),稱兵部街。兩條街衙署林立,月盛齋坐落其中,可謂得天獨厚。《舊都文物略》曾記載:“月盛齋在戶部街,左右皆官署崇樓礙目,此齋獨立其中,巍然不移。” 官署衙吏、王公貴族,包括皇宮內(nèi)院,都成了月盛齋的??停瓦B禮部祭典用的全羊也均由其供應。
 
光緒十二年十月十二日(公元1886年11月10日),慈禧太后特別恩準,發(fā)給月盛齋4個進宮腰牌,作為往皇宮內(nèi)送肉食的憑證。每隔數(shù)日,月盛齋即將特制的醬、燒羊肉送至清宮,供慈禧太后及皇室成員享用,有時宮內(nèi)太監(jiān)李蓮英也親自來月盛齋購取醬、燒羊肉或遞送賞錢。從此月盛齋醬、燒羊肉被作為宮廷御用貢品,顯赫一時,達到旺盛頂峰。清末著名學者朱一新在《京城坊巷志稿》對“月盛齋”曾有此記述:“戶部門口羊肉肆,五香醬羊肉名天下”。
 
前門外——月盛齋傳承之地。解放后,1951年因擴建天安門廣場,月盛齋從前門內(nèi)戶部街(已改叫公安街)遷到前門外五牌樓西側,原永增和銀號舊址,即月盛齋前門門店,馬路東側設有加工廠。在20世紀50年代初,前門火車站每天人來人往熙熙攘攘,各地來北京的人第一站必到前門。這里曾是老北京三大商業(yè)區(qū)之一,顛峰時期商賈云集,老字號多達上百家,在這最具傳統(tǒng)特色的商業(yè)街區(qū)里,月盛齋與眾多老字號相映生輝。
 
1979年歷盡“文革”劫難的前門月盛齋,扯下了“京味香”的牌子,重新?lián)Q上月盛齋老匾。一次我陪有關領導到前門月盛齋搞調研,品嘗了剛出鍋的燒羊肉,確實名不虛傳,那真是:外焦里嫩、香酥爽口、咸淡適中、回味悠長。這次調研報告的題目就是:《老字號的味兒又回來了》。月盛齋產(chǎn)品能夠成為宮廷御用貢品究竟好在哪里?現(xiàn)在經(jīng)過專家學者多方考證,概括出月盛齋傳統(tǒng)制作技藝為:“一、二、三、四”。一即,一絕:配方講究、工藝嚴謹、風味獨特,堪稱一絕。二即,二特:一是以味道為核心,“以味魅人”,達到美的享受;二是以補益增壽為目的,五味調和,得到健身效果。三即,“三精”,即:選料精良,肥瘦俱備,絕不省事;配方精致,色味俱佳、絕不省錢;制作精細,醬燒俱全,絕不省工。四即,四香:具有肉香、(原料上:專門選購產(chǎn)于綏遠一帶的西口大白羊,這種羊團尾,骨架小,肉粉膘白,香嫩不膻)、藥香(配方上:用料考究,獨具特色,每種香藥不僅有不同的性味和功用,而且有不同的香韻格調)、醬香(輔料上:選用顆粒飽滿、油性大的好黃豆特制的黃醬調制醬湯,外觀明亮,咸香帶甜)、油香(工藝上:旺火煮去味、文火煨進味、兌入“老湯”增味、澆置湯油提味,油香味美,沁人心脾。)融為一體的民族美食。
 
月盛齋醬燒牛羊肉的傳統(tǒng)制作工藝在幾代人的努力與探索中,逐漸臻于完備,它繼承了中華飲食文化的精髓,凝練了自身獨有的產(chǎn)品特色,是中國民族工商業(yè)經(jīng)營文化的精華所在。其中絕大部分技藝都得以流傳下來。末代皇帝溥儀之弟溥杰曾為月盛齋題詞“天廚嘉饌,四海口碑”;中國伊斯蘭教協(xié)會會長陳廣元也為月盛齋書寫了阿拉伯文題詞:“食為潔,品乃香,吃著放心,買著踏實”。
 
歷史上月盛齋食品曾一度作為清廷御用食品而名揚天下,在清代文人筆記和史志中多有記載與贊頌,民間傳說、歌謠、戲曲中也留下它的蹤影,還有許多現(xiàn)當代名人為之題詞留墨。現(xiàn)代的月盛齋,2006年被商務部認定為第一批“中華老字號”稱號,2008年月盛齋醬燒羊肉制作技藝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并在今天改造后的前門外古韻天街上相得益彰重放異彩!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
 
更多>同類文化
推薦圖文
推薦文化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