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平時測餐后血糖嗎?還是習慣于每個月去醫(yī)院查一次空腹血糖?其實餐后血糖(本文沒有特殊說明一般指餐后2小時的血糖)是一個更需要重視的監(jiān)測指標。
前不久有這樣一個事情,王大爺患糖尿病后一直堅持用藥,也經(jīng)?;灴崭寡?,結果基本都正常。但最近半年多,他老覺著手腳麻,看東西模糊。檢查發(fā)現(xiàn)了糖尿病視網(wǎng)膜病變。醫(yī)生認為王大爺發(fā)生并發(fā)癥的罪魁禍首就是餐后高血糖。事實上,在中國有類似的情況很多,體檢空腹血糖小于6.0mmol/L,很理想,但是一查餐后2小時血糖,卻讓人大吃一驚,遠大于11.1 mmol/L。
(一)先帶你了解測餐后血糖的3個重要意義
1.有利于病情的診斷:在糖尿病早期,胰島B細胞的分泌功能雖然有一定程度受損,但往往能夠保證空腹血糖的穩(wěn)定。而進餐后血糖迅速上升,對胰島素的需求量增加,受損的胰島B細胞產(chǎn)生的胰島素量不能滿足需要,而出現(xiàn)餐后2小時血糖偏高。所以,檢測餐后血糖,可以更早地發(fā)現(xiàn)胰島B細胞受損的情況。
2.有利于預防并發(fā)癥:每天進食三次,兩餐之間是持續(xù)很長時間的餐后狀態(tài),這時血糖如果維持在一個較高的狀態(tài),就會導致多種慢性并發(fā)癥,如神經(jīng)病變、心腦血管疾病、眼底的視網(wǎng)膜變性、糖尿病腎病等。因此,常查餐后血糖,有助于預防糖尿病并發(fā)癥。
3.為用藥、飲食、運動方案提供調整依據(jù):餐后2小時血糖能夠反映進食、運動、服藥后血糖控制情況,如果進食高熱量食物,或者口服藥或胰島素劑量不足,餐后缺乏運動,餐后血糖2小時也會高。所以,知道餐后2小時血糖,就可以相應地調整進食、運動以及用藥方案。
(二)你的餐后2小時血糖達標了嗎?
1.中青年及病情不重的糖友:餐后2小時血糖嚴格控制在4.4~7.8mmol/L。
2.孕婦糖友:餐后2小時正常血糖值規(guī)定不得超過8.5mmol/L。
3.老年或并發(fā)癥較重的糖友:老年人控制標準可以適當放松,餐后2小時血糖在4.4~10mmol/L就可以了;如果合并比較嚴重的并發(fā)癥,血糖控制目標值還可更放松。
可見,血糖控制標準因人而異。需提醒的是,餐后2小時血糖應控制在11.1mmol/L,否則易發(fā)生糖尿病眼、腎、神經(jīng)等慢性并發(fā)癥。
(三)測餐后血糖,這5個細節(jié)不可忽視
1.計時應該從第一口飯開始
很多人覺得餐后2小時顧名思義就是吃完晚飯后開始算時間的2個小時,其實計時應從吃第一口飯開始,因為不同的人吃飯時長不同,有的人吃一頓飯只有10分鐘,而有的人可能要1個小時。為了統(tǒng)一,計時都是從第一口飯開始。
2.正常飲食,不要刻意地增減
測餐后2小時血糖的前一餐,按平時的飲食習慣來吃就好。如果刻意少吃,可能血糖會低,但并不能反映真實的血糖狀況。反過來,如果吃得太多,特別是吃了很甜的食物,有可能血糖就高上去了,所以要保持正常飲食。平常飲食習慣也要相對穩(wěn)定,以免血糖波動。
3.正常服藥后檢測的餐后2小時血糖才有意義
有些人認為檢測血糖是不吃藥不打針狀態(tài)的血糖,而實際上,測量餐后血糖的目的是檢測服藥量以及飲食量是否適宜,然后根據(jù)餐后2小時血糖來調整治療方案。
4.等待監(jiān)測期間不要吃任何食物
一位糖友原本準備測餐后2小時血糖,餐后1個小時時忘記了,吃了2個櫻桃,結果測出來血糖值是9.3mmol/L,嚇了一跳。只好第二天重新測,這次嚴格遵守餐后2小時的規(guī)矩,血糖結果是7.3mmol/L。可見餐后隨意吃東西,會影響對餐后血糖結果的判斷。
5.用餐時間過長,采用隨機血糖代替餐后2小時血糖
嚴格來說,餐后2小時血糖應從吃第一口飯開始計時。但在外應酬、婚嫁酒席這類比較特殊情況,進餐時間一般都比較長,多在1個小時以上。遇到這種情況,您可以采用隨機血糖代替餐后2小時血糖。隨機血糖是指不考慮用餐時間,一天中任意時間測非空腹血糖。如果隨機血糖<10.0mmol/L,說明餐后血糖控制尚可。
(作者:康為健康服務中心,內(nèi)分泌醫(yī)生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