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訊 上海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10月24日在官網披露,公安機關抓獲19名拆分包裝并銷售恒天然過期乳制品的違法團伙。今年三月,執(zhí)法人員發(fā)現,該團伙將276噸已過期的新西蘭“恒天然”烘焙用乳制品分成小包裝,以低于市價的價格出售給烘焙行業(yè)。
據路透社,恒天然發(fā)言人Phil Johnstone回應稱,公司支持中國當局采取的行動,并相信這只是一次性案例。“我們支持中國官員執(zhí)法行動,我們相信這只是單獨的犯罪事件,而我們也在進行內部審查”。
“我們一直把食品安全擺在首位,致力于提供安全和高質量乳制品”。恒天然是中國市場最大的乳制品供應商之一。中國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7個月,新西蘭占到中國全部乳制品進口約40%。
《澳華財經在線》先前報道,2013年7月恒天然作為食品原料使用的三批乳清蛋白濃縮物產品被查出可能含有致命肉毒桿菌。當時中國暫停止進口恒天然所產含乳清蛋白粉及乳基粉及以此為原料的澳大利亞乳制品,并加強了新西蘭乳制品入關檢驗。
近年來全球性乳制品供大于求對價格形成持續(xù)打壓。2014年中期以來,中國大宗乳制品進口需求回落,恒天然越發(fā)重視向中國的食品原料出口業(yè)務。
上海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聲明原文指出:“在國家食藥監(jiān)總局和公安部的指導協(xié)調下,經辦案部門深入調查,犯罪嫌疑人劉某為減少對過期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的損失,通過其掌控的上海嘉外國際貿易有限公司于2016年1月,將庫存的過期276噸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為掩蓋違法事實,通過南通華源飼料公司以走賬的方式銷售給其親戚尚某設立在松江的姜迪公司。此后姜迪公司將其中已過期的新西蘭產烘焙用乳制品166.8噸分別銷售給上海榕順食品有限公司、上海智義貿易有限公司、上海錦合食品有限公司以及江蘇、河南、青海等下游經銷商。上述經銷商將此前榕順公司加工成小包裝的過期烘焙用乳制品,通過批發(fā)和網店等方式進行銷售。案發(fā)后,辦案部門在第一時間會同外省市監(jiān)管部門關閉了相關網店,全力追繳涉案過期烘焙用乳制品,并抓獲涉案的全部犯罪嫌疑人。及時查扣姜迪公司庫存的109.2噸涉案產品。”
“目前,公安機關已抓獲涉案的上海姜迪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等公司共19名犯罪嫌疑人,其中已移送閔行區(qū)人民檢察院起訴8人、刑事拘留3人、取保候審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