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一周前,何女士以每公斤106元的價格在一家超市購買了1.5公斤某品牌巧克力。雖然按巧克力外包裝上注明的生產(chǎn)日期計算,距離保質期期滿還有10個月,但吃后卻感覺有些變味。在何女士的一再追問下,超市工作人員不得不說出該巧克力系滯銷食品且已過期,超市為減少損失而利用打碼機,篡改了生產(chǎn)日期,何女士所購買的正是重新標注生產(chǎn)日期后的巧克力??擅鎸闻康乃髻r,超市卻以未造成損害為由,只同意退貨退款。
那么,超市真的無需承擔賠償責任嗎?
說法
超市必須承擔賠償責任,且何女士可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向其索要3倍或10倍的賠償。
一方面,何女士有權根據(jù)《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向超市索要3倍賠償。欺詐消費者行為,是指經(jīng)營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務中,采取虛假或者其他不正當手段欺騙、誤導消費者,使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損害的行為。主要包括:(一)銷售失效、變質商品;(二)銷售侵犯他人注冊商標權的商品的;(三)銷售偽造產(chǎn)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的企業(yè)名稱或者姓名的商品的;(四)銷售偽造產(chǎn)地、偽造或者冒用他人商品特有的名稱、包裝、裝潢的商品;(五)銷售偽造或者冒用認證標志、名優(yōu)標志等質量標志的商品的。超市明知銷售的巧克力早已過期,卻為減少自身損失,通過打碼機篡改生產(chǎn)日期,制造合格假象,欺騙、誤導包括何女士在內的消費者購買,明顯與第(一)項吻合。而《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規(guī)定:“經(jīng)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有欺詐行為的,應當按照消費者的要求增加賠償其受到的損失,增加賠償?shù)慕痤~為消費者購買商品的價款或者接受服務的費用的三倍;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五百元的,為五百元。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依照其規(guī)定。 ”即超市應當向何女士賠償?shù)膿p失為500元。另一方面,何女士有權依據(jù)《食品安全法》向超市索要10倍賠償?!妒称钒踩ā吩诿髁罱股a(chǎn)經(jīng)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的同時,還在第一百四十八條第二款指出:“生產(chǎn)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或者經(jīng)營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消費者除要求賠償損失外,還可以向生產(chǎn)者或者經(jīng)營者要求支付價款十倍或者損失三倍的賠償金;增加賠償?shù)慕痤~不足一千元的,為一千元。”正因為超市明知巧克力早已過了保質期,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卻惡意篡改日期銷售,決定了何女士雖未受到人身損害,但超市仍必須向她支付1590元賠償金(106元/公斤×1.5公斤×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