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亞歌,是土生土長的陜西興平人,嫁到趙村鎮(zhèn)前進村后,與當兵回鄉(xiāng)的丈夫李英杰一起打拼。前些年,她與丈夫干過果品快遞,人脈廣泛,也認識一些草莓方面的種植專家。2011年,她在長安區(qū)承包了55個大棚,精心種植草莓。
長時間的種植,土地需要倒茬,加之當?shù)馗鞣N費用的上升,翟亞歌開始琢磨如何在草莓種植上提質增效。當她得知興平市要拓寬的334國道距離她的老家前進村只有2000多米時,她想如果能在這里種植草莓,可以吸引自駕游的游客采摘。但一想到土地問題,她又犯了難,農民能輕易同意流轉土地搞規(guī)?;N植嗎?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前進村的群眾也看到了草莓種植的前景,并且也認識到“要種好草莓,一家一戶肯定干不成,只有把土地集中起來搞規(guī)?;N植才行”。就這樣,在前進村父老鄉(xiāng)親的大力支持下,翟亞歌的草莓基地建起來了。在前進村父老鄉(xiāng)親的大力支持下,2016年,翟亞歌從農戶手里流轉了128畝土地,引進了世界先進的章姬、紅顏、白雪公主等6個草莓新品種,采用施有機“套餐”肥、草莓苗冷藏處理、蜂蜜自然授粉、花期調控等新技術,高標準建成了12個草莓大棚。
由于她引進的品種具有或利運輸、或利嘗鮮、或個大味甜色澤鮮艷等優(yōu)勢,銷售上誠信待客,從而吸引了西安、咸陽、甘肅等地的客商以及幾家大型批發(fā)市場前來收購、采摘。她倡導建立的“陜西草莓技術銷售交流群”,群員已經達到100多人,她在種植、銷售自產草莓的同時,利用這一平臺,幫助同行解決技術問題和銷售難題,大家也都親切地稱她為興平“草莓姐”。
提起種草莓的事,“草莓姐”有說不完的話,“干農業(yè)不容易,受氣候影響比較大,因此草莓的種植必須做到精細化、標準化管理,品種選擇、有機肥配比、溫度、濕度調節(jié),開花期調控,延長結果期等,哪一樣都不能大意,出了問題,跟我干的姐妹們工資可怎么辦啊,她們也指望拿回工資養(yǎng)家糊口呢!”
說起今后的發(fā)展,翟亞歌說,下一步,她還要發(fā)展草莓酒、草莓醬等產品的加工,多渠道增加收入,把草莓產業(yè)做好做強,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到家鄉(xiāng)的群眾,讓草莓真正成為群眾增收的“致富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