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了解,近期引發(fā)市民中毒的野生蘑菇大多是鵝膏菌。鵝膏中毒的特點是有潛伏期,食后6-8小時才出現(xiàn)嘔吐腹瀉等胃腸癥狀,之后有假愈期,癥狀表現(xiàn)輕微,好似康復,具有隱蔽性和欺騙性,極易導致患者和醫(yī)生的輕視。過了假愈期后,才進入嚴重的器官損害期,表現(xiàn)為急性肝功能損害,最后導致凝血功能障礙和多器官損害,嚴重的5-8天后死亡。
長沙縣食品藥品工商質量監(jiān)管局專家提醒大家,我國蘑菇中毒事件死亡率高達21%,已經(jīng)成為食物中毒事件中導致死亡的最主要因素,請廣大市民不要輕易采摘野生蘑菇食用,不要購買來源不明的野生蘑菇;選購食用蘑菇時,如果懷疑其中混有不同類型的其他蘑菇,不要購買食用,不要輕信個人經(jīng)驗和民間方法來鑒別毒蘑菇。
此外,專家還提醒,在家食用或在外就餐誤食野生蘑菇后出現(xiàn)疑似中毒或中毒癥狀,要盡早采用催吐、洗胃、導瀉、灌腸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時應盡快到醫(yī)療機構救治,保留好毒蘑菇樣品以供醫(yī)生救治時參考。
相關新聞 長沙縣啟動“食品安全護苗行動”
6月8日,長沙縣召開“食品安全護苗行動”等食品安全專項整治部署會,縣食安委所有成員單位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對校園及周邊“食品安全護苗行動”、豆制品米粉濕面、批發(fā)市場及農貿市場、“三小”、肉及肉制品、火鍋店燒烤店及自助餐、水產品、保健食品8個專項整治工作進行專題部署,印發(fā)兩個相關文件,明確各部門職責和工作任務及各專項整治的內容、時間、措施和要求。
縣食安辦主任、縣食品藥品工商質量監(jiān)督管理局局長舒曲強調,此次專項整治內容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要高度重視,通過嚴懲嚴管嚴治,解決一批食品安全問題;要從快從重查辦一批食品安全重大案件,震懾一批食品安全違法分子;要責任上肩,點對點、面對面宣傳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