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意外,在2017年的“雙11”上,蒙牛再次成為乳制品全網銷售冠軍。在“雙11”當日,蒙牛的全網銷售額首個小時就突破了4000萬,到下午18時突破了1億,截止至24時,則超過了去年全天銷售額160%。
這是蒙牛連續(xù)三年奪得冠軍的位置。在“雙11”逐漸成為中國消費不斷增長重要參照的背景下,蒙牛這樣的成績正在說明,中國實體企業(yè)通過與電商深度融合,通過提前戰(zhàn)略布局和對大數據越來越深厚的理解運用,就能進入新的增長軌道。
事實上,不僅僅是蒙牛,中國幾乎所有的大型的快消品公司,都參與了“雙11”的盛宴。而蒙牛能連續(xù)超越同行奪冠,背后的“互聯網+”和數字化邏輯是其脫穎而出的關鍵。在這樣的邏輯背后,可以看到一個全新的“數字牛”正在長大。
不斷升級的蒙牛“雙11”
應該說,蒙牛在“雙11”中亮相的表現,與其細致的準備工作以及對數字化營銷的熟練運用分不開。
早在八月份,蒙牛與阿里就進行多方位的溝通,一方面是制定備貨計劃,另一方面是確定平臺商位、主題商品、對應價格等。通過提前安排,讓蒙牛能在品牌聯合上和阿里巴巴協調更多的資源,包括發(fā)紅包活動、“雙11”晚會活動中主會場的展示位等。尤其是電影《功守道》中,純甄品牌的冠名出現,更是極大的帶來了流量。蒙牛電商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整個品牌傳播效應來拉動的流量是非常的可觀的。

與此同時,在供應鏈方面,蒙牛也根據阿里提供的數據來優(yōu)化流程。今年的“雙11”,阿里的給蒙牛開了四十個倉,比去年多了十二個倉。這四十個倉一方面是蒙牛配送能力,包括就地工廠的配貨能力的升級,另一方面是阿里提供的各種支持,在很快就完成了對接工作。
在這個過程中,蒙牛和阿里團隊的對接溝通工作也日益成熟成形。蒙牛電商部門的團隊基本上每周去會杭州一次,并且?guī)缀跛械膯栴}會及時在釘釘群里討論出來,第一時間內解決掉,用這種方式大大提升了整體的溝通效率。
通過這樣一系列的準備工作,蒙牛能夠很自信的預判,在“雙11”開始的前兩個小時就已經鎖定了勝局。
果然在“雙11”正式開始后,銷售額20秒就破100萬,10分鐘突破1000萬,1小時突破2000萬。雙11當日,銷售額近7000萬,榮獲天貓咖啡/麥片/沖飲品類第一。而在通過菜鳥發(fā)貨上,效率也得到進一步提升。到11月中旬,已經有97%的訂單已發(fā),超過了去年同期的水平。
在一些業(yè)內人士看來,今年的“雙11”從效果來倒推,可以發(fā)現其實蒙牛在電商的打法策略上已經上升到了新的層面。首先“雙11”不僅意味著單純的銷售成績,還成為了品牌的傳播陣地,而這種品牌合作方式,達到的效果遠遠超越單純的形象塑造。其次,通過對供應鏈等流程的數字化管理水平提升,蒙牛在快速響應市場、提升用戶體驗上,又到達了新的層面。
全方位的“乳業(yè)共同體”
事實上,這次“雙11”出色的成績,只是蒙牛近幾年電商整體策略開花結果的體現之一。

蒙牛是中國乳業(yè)企業(yè)中最早成立電商部門的企業(yè)之一,作為集團數字化戰(zhàn)略的核心組成部分,電商是蒙牛近年來著力發(fā)展的重要事業(yè)。目前,蒙牛擁有一支集合電商運營、大數據支持、自有創(chuàng)意延展以及線上生態(tài)圈建設的成熟數字化營銷隊伍,以“互聯網+”為創(chuàng)新引擎,通過大數據洞察消費者特性,實現精準營銷和創(chuàng)新產品定制。而且除了與阿里合作,蒙牛還與京東、蘇寧等主流電商平臺均建立了深入全面的合作關系,銷售業(yè)績在眾多乳品企業(yè)中長期處于領軍位置。
而在與阿里巴巴的合作上,以最早的“旗艦店”模式為基礎,雙方的合作一直不斷深入。今年9月,蒙牛集團CEO盧敏放率隊走進阿里巴巴進行訪問,并與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就雙方的戰(zhàn)略合作規(guī)劃作了交流。隨后,蒙牛與阿里巴巴在杭州正式簽署戰(zhàn)略合作協議,除了首發(fā)、銷售多款新品外,還與“新零售”合作,打通渠道供應鏈;與“盒馬鮮生”合作,借助天貓冷鏈物流優(yōu)勢拓展低溫奶和冰品;與“村淘”合作,挖掘農村市場;與“餓了么”的合作,開啟外賣市場;與阿里巴巴大數據平臺合作,開啟乳品大規(guī)模定制新模式。
一定程度上,蒙牛與阿里在銷售、營銷、新零售、大數據等多個維度的合作和高頻度的握手背后,是蒙牛開啟和阿里互利共贏的新局面,亦或是蒙牛拓寬“乳業(yè)共同體”的新打開方式。
而且這樣的合作也給蒙牛帶來了線上和線下互動的新增長方式。比如蒙牛在今年4月與阿里零售通旗下的“天貓小店”合作,進行小范圍試點。通過各自互通,到城區(qū)、鄉(xiāng)村,不同的定價,蒙牛實現了35%的環(huán)比增長。而從去年下半年亦開始使用菜鳥物流配送,合作以來蒙牛的物流成本降低了40%,效果十分明顯。
在今年11月,蒙牛更是宣布正式宣布在和林格爾組建全資子公司內蒙古數科數字營銷有限公司,整合升級現有全球互聯網銷售業(yè)務。數科公司的成立,標志著蒙牛電商事業(yè)進入了業(yè)務全面整合、與傳統銷售充分融合的新時代。不僅蒙?,F在的產品可以有更強的銷售業(yè)績,更可以為低溫奶產品鋪好渠道,帶動業(yè)績快速增長。
成為后勁十足的“數字牛”
在中國的乳品行業(yè),通過在電商領域的深耕,蒙牛具備的最大優(yōu)勢,一定程度上就是能用數字化的方式來不斷貼近消費者,并再造定制化產品的流程。
早在四年前,蒙牛就嘗到了這方面的甜頭。當時,蒙牛開始考慮如何用大數據發(fā)揮更大的作用。蒙牛每年有超過10億人次的消費者,每年賣出大概120億包牛奶,如此龐大的數據和使用場景,讓蒙牛有可能根據消費者口味來反過來定制產品。后來,蒙牛率先在行業(yè)內推出了依托于大數據研究而產生的互聯網牛奶新品“甜小嗨”,果然就有了不俗的表現,在當年取得線上甜牛奶排名第一的成績。
現在蒙牛內部成立了大數據部門,通過大數據分析會給營銷團隊和品牌營銷的團隊去提供數據支撐。通過平臺提供的人群數據,從中會分析出很多人群標簽,然后再通過這些人群標簽利用RFM模型分析數據,能夠精準給消費者投送信息,從而提高整體轉化率和運營效率。
與此同時,蒙牛也會根據大數據把消費人群做大量的細分,把相對精準的信息推送給這些消費者,形成類似于定制化投送,以滿足消費者的定制化消費需求。同時通過大數據調研,孕育與線下差異的互聯網產品等。
尤其是在以90后為代表的人群逐漸成為消費主力的過程中,其品質化、個性化的消費偏好也對零售模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蒙牛通過大數據來不斷聚焦消費者的需求,創(chuàng)造符合消費者購買習慣的便利快捷、多元豐富購物體驗。
這就讓蒙牛能在大數據時代,把握好新零售全面來臨帶來的機遇,讓自己成為一頭后勁十足的“數字牛”,為中國乳業(yè)企業(yè)持續(xù)創(chuàng)新探索出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