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魚只應(yīng)湖底有,游進尋常百姓家
說起查干湖魚,看過《舌尖上的中國》的朋友一定記得查干湖冬捕時那氣勢磅礴的場面。三匹馬努力8個小時,才能把2000多米深的大網(wǎng)提上冰面,拉網(wǎng)的一瞬間,上萬只肥美的胖頭魚在冰面上翻挺,場面十分壯觀。所謂“馬拉絞盤,冰下走網(wǎng)”,說的就是查干湖冬捕。
查干湖魚雖然肥美誘人,但受制于地理位置和交通條件等因素,過往查干湖魚的銷售大部分走得是線下渠道,主要集中在東北地區(qū)。形象點來說,查干湖魚更像是一位地方明星,在全國范圍內(nèi)并沒有太高的知名度。
此番“空降”查干湖,以“經(jīng)紀人”身份登場的京東生鮮正是要憑借自身成熟穩(wěn)定的冷鏈物流體系扭轉(zhuǎn)這一現(xiàn)狀。
今年,京東生鮮不僅為查干湖魚推出了定制包裝,更是直接將冷藏車和配送員派到了一線“戰(zhàn)場”。剛剛打撈上來的查干湖魚將在天然急凍之后直接進入到京東生鮮的冷鏈體系中,這意味著,京東生鮮不再只是單純的銷售角色,而是會從源頭開始跟蹤把控查干湖魚的品質(zhì)并為其負責。
憑借唯一授權(quán)電商平臺的身份,京東生鮮今年將承包查干湖魚一半以上的銷量,并會通過自身的冷鏈配送體系,將這些正品、肥美的查干湖魚送至全國各地家庭的餐桌之上。
鏈接源頭與終端,無界零售新樣板
使用六寸漁網(wǎng)捕撈,是查干湖冬捕不成文的“鐵律”。相對稀疏的網(wǎng)眼只能捕撈到5年以上的大魚,未成年的小魚則會從網(wǎng)眼中溜之大吉,這也解釋了為何我們所見所聞的查干湖魚個個頭大體胖,也正因為這一“鐵律”,查干湖魚才得以生生不息。
個頭大也有個頭大的煩惱。面對動輒10斤以上的查干湖魚,北方消費者往往會支起一鍋熱乎乎的鐵鍋燉魚,南方消費者則只能眼睜睜地盯著大魚,不知從何下手。
為了讓更多消費者可以體會到查干湖魚的美味并且了解相關(guān)烹飪手法,京東生鮮特地導(dǎo)演了一場跨界大秀。
查干湖冬捕當天,京東生鮮聯(lián)合知名餐飲品牌紹拾叁江浙菜館在線下舉辦了一場胖頭魚宴。
一個是南方特色的餐飲老店,另一個是東北特產(chǎn)的查干湖魚,這場看似相性不合的胖頭魚宴不僅沒有等來南北方在餐飲文化上的碰撞和沖突,反而讓許多偏好南方口味消費者體會了一把北方風味的魚肉。除了讓南方消費者品嘗北方美食之外,京東生鮮也由此完成了從捕撈源頭到消費終端的全鏈條介入與整合。
作為無界零售的先行者,一腳踏進餐飲圈的京東生鮮打破了零售的邊界,創(chuàng)造了更多的消費場景和入口,為生鮮領(lǐng)域未來的無界零售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