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委委員、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夏靜嬡,地區(qū)關工委主任岳君,地林直相關部門及各縣區(qū)局有關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日月廣場中央象征火紅生活的篝火騰騰燃燒,擺放當?shù)厣教禺a品的展臺前游客絡繹不絕,留影、拍照、登山、賞景……游客們沉浸在歡樂的海洋。
民俗文化節(jié)的重頭戲當屬86歲的薩滿關扣尼老人祭祀活動,古老的鄂倫春祭祀活動神秘而莊嚴。由鄂倫春族男人為“薩滿”關扣尼穿“法衣”、戴“法冠”。“薩滿”敲擊法鼓,口中念著鄂倫春語,在鄂倫春族同胞擺放的祭品前,帶領著同胞面向薩吉滿盛山叩拜,祈求幸福吉祥。最受游客們歡迎的還是鄂倫春民族美食,只見幾口大鍋被游客們團團圍住,鄂倫春族群眾精心燉制的羊肉、江魚等美食散發(fā)著陣陣香味,游客們爭先恐后地前來品嘗鄂倫春民族美食。
琳瑯滿目的山特產品、鮮艷的希瓦、神秘的薩滿、誘人的美食讓所有的游客大飽眼福和口福,祈福、獻希瓦、敬下馬酒、威風鑼鼓、文藝演出、祭祀儀式、歡快鄂族歌舞,一系列的鄂倫春民族文化活動,一個個精彩的演出,讓游客們流連忘返。
據(jù)了解,十八驛站鄂倫春民族文化園是鄂倫春族人祭祀薩滿和山神白那恰的地方,占地2000多公頃,園內建設18.8米高薩滿頭像、日月廣場、九曲通圣、七星棧道、阿尼湖等景點,矗立了9根圖騰柱,全面展示了薩滿文化的歷史風貌,成為充分展示鄂倫春和薩滿文化、民俗民情的旅游勝地。
十八站橫跨白銀納、十八站兩個鄂倫春民族鄉(xiāng),豐富的鄂族風情、神秘的薩滿文化賦予十八驛站獨特的內涵,依托這一資源,十八站林業(yè)局圍繞“古驛小鎮(zhèn)”這一主題,先后打造了“燈籠城、驛字石林、仿古門樓、318厘米滿漢雙文巨印”等文化品牌,借助當?shù)囟鮽惔荷贁?shù)民族相對集中的優(yōu)勢,以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切入點,邀請北京華漢旅設計公司,進行了整體設計和規(guī)劃,利用情景再現(xiàn)、修舊如舊、復古還原等手段,將鄂倫春民族風土人情、衣食住行、薩滿民俗、神靈崇拜等極具民族特色的內容進行整體打包,設計景點,經(jīng)過近兩年的努力,各種生態(tài)文化旅游項目如雨后春筍,遍布古驛站的各個角落,年接待游客達10萬余人。
活動當天,《中國食品報》、東北網(wǎng)、鳳凰網(wǎng)、新浪網(wǎng)、經(jīng)濟視野網(wǎng)、《中國綠色時報》、《黑龍江日報》、《黑龍江經(jīng)濟報》、《中國改革報》等15家新聞媒體全程直播報道了文化節(jié)活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