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
最近我一直在想
我最愛的食餅筒是怎么來的
小將,你知道嗎?
小將:
當然知道啊,不是跟戚繼光將軍有關(guān)嗎
明朝中期的時候
浙東南沿海百姓為了支援戚繼光抗擊倭寇
紛紛用家中最好的原料制作成佳肴
后來就成為了食餅筒
小七:
停停停,這版本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這么喜歡吃食餅筒的我哪能不知道
我想問的不是這個了廣為人知的戚繼光“版本”
你還知道別的故事嗎
小將:
這你可就問對人了,我可是食餅筒專家啊
還有一個故事就是
象山一帶的漁民出海捕魚后一兩個月才能回家一趟
漁民們的妻子擔心丈夫出海食物不易儲存容易壞掉
于是她們就發(fā)明了食餅筒
小七:
誒,這個版本我還是第一次聽說
不過我曾經(jīng)聽到
有人把食餅筒叫“濟公卷餅”呢
難道食餅筒和濟公還有什么關(guān)系嗎
濟公不會對食餅筒愛得深沉吧
小將:
還真被你說對了,食餅筒確實和濟公有關(guān)系
他們不僅有關(guān)系,還有著一段不得不說的故事
據(jù)說,long long ago
濟公在國清寺出家為僧,雖然有些“放蕩不羈愛自由”
實際上卻真誠善良、心思細膩
平日里看見眾僧人和香客食用素齋后總會有不少剩余
濟公覺得很可惜,不忍就此浪費
于是他就要來了幾張薄餅
把大家剩余的菜裹到薄餅里當成自己的飯菜
多的就存到下一餐接著吃
小七:
然后呢,這不是濟公自己悄悄吃嗎
食餅筒怎么會流傳起來,還進了世博會跟《舌尖》呢
不會濟公后來號召寺里的僧人都這么吃了吧
小將:
當然不是,聽我接著講你就知道了
濟公會把吃不完的食餅筒放著等到下一頓再吃
寺廟里有小和尚半夜肚子餓起來找吃的
結(jié)果把濟公放著的食餅筒給吃了
沒想到一吃發(fā)現(xiàn)這食餅筒這么好吃
小七:
哈哈哈,看來寺里的小僧也很有品味啊
我也覺得食餅筒超級超級好吃
一口咬下去,先是焦脆的薄皮
然后是滿滿的各種餡料
什么蛋絲、里脊絲、黃瓜條、蝦仁……
想想口水都要流下來了,大晚上肚子餓的時候來上一口
不能想了,再想口水真的控制不住了
小將:
瞧你那點出息,這都控制不住
那幾個小和尚發(fā)現(xiàn)食餅筒這么好吃就自己學著做
一來二去,這食餅筒就流傳開來了
所以說它是“濟公卷餅”也沒錯
小七:
天吶,原來食餅筒還有這么多的故事
聽你說了這么多,我今天算是吃夠“精神糧食”了
可是我的肚子它在抗議,說它還沒吃飽
小將:
想吃食餅筒直說,本食餅筒專家為你指路
【七小將食餅筒特色店】
記住這個名字
看到直接進去就對了
它家的食餅筒,就一個字“絕”
七小將品牌運營中心設在互聯(lián)網(wǎng)創(chuàng)新之都杭州
以匠心精神融合科學技術(shù)打造中央廚房一體化
12道專業(yè)的品控流程
先進的加工設備和研發(fā)人員的不懈努力
為食品的口味及健康安全牢牢把關(guān)
七小將品牌致力以創(chuàng)芯的方式
為食客帶來獨特的傳統(tǒng)文化美食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