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薩克斯坦大幅提高關稅,并開展大規(guī)模關稅檢查活動,設置苛刻的貨運限重條件,貿易政策調整嚴重影響我國對其出口貨物通關,口岸出口貿易大幅下滑,具體影響措施如下:
一是哈薩克斯坦大幅提高進口貨物關稅,關稅在原來4000美元/車的基礎上又增收1500美元左右,其中農產品關稅調整幅度最大,以番茄為例,原來是400美元/噸,現在高達600美元/噸。
二是哈薩克斯坦國家稅務稽查部門在哈方霍爾果斯口岸進行大規(guī)模關稅檢查,要求對進口貨物通關征稅時按品種進行分類,分別按不同商品稅率繳稅,以整治其長期存在的"灰色清關"問題,此舉主要為哈薩克斯坦今年7月1日正式實行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三國關稅同盟做準備。檢查中一方面由于哈方官員人力嚴重不足,大大影響了業(yè)務辦理,另一方面對我邊境貿易混裝貨物出口造成較大影響,對機動車輛等單一品名貨物出口影響較小。
三是哈薩克斯坦海關執(zhí)行近乎苛刻的《中哈雙邊國際汽車運輸協議》,對于原協議規(guī)定的總車限重55噸,單方面更改為限重38噸,超出限重0.1噸,整車貨物就要被作退運處理,哈方道路運輸部門也將簽發(fā)的貨車運輸許可證由原來的150美金/份上調為600美金/份。
四是哈薩克斯坦實行緊縮貨幣政策,進出口貿易商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
受此影響,目前新疆與哈薩克斯坦出口貿易口岸已有下滑跡象。例如,吉木乃口岸"五一"假期過后出口貿易量明顯下滑,從5月3~16日,共檢驗檢疫出境貨物82批次、貨值794萬多美元,環(huán)比批次、貨值分別下降48%和42%,口岸大部分貿易單位處于觀望態(tài)度;霍爾果斯口岸5月3日(五一節(jié)假之后開關第一天)以來,出現嚴重的通關不暢,進出口業(yè)務量急劇下滑,其中5月8日出現了多年來首次發(fā)生的無進出口報檢業(yè)務的情況;都拉塔口岸從5月3日至今,混裝貨物出口全部暫停,所有出口的混裝貨物均滯留在口岸,唯有水果、蔬菜和單一商品尚可通關;阿拉山口等我國對哈口岸通關也受到不通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