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要有方 瘦身才有道
夏日熱辣辣,很多人喜歡吃、喝一些冷藏食品,以求涼快之感。不過,冷藏食品只能解一時之渴,其實適當食用一些涼性食品,可助你從體內涼快到體外。
苦味食品
夏日的廣州,不但悶熱,而且濕氣重,疾病容易乘虛而入。苦口良藥,中醫(yī)認為,苦味屬寒,可泄降心火。夏季人體常處于心火旺而腎氣虛的狀態(tài),而苦味食品入心經(jīng)而降心火,心火去而神自安。另外,如果米面、魚肉蛋類等酸性食品攝入較多,那么你的血液會呈酸性,在這種狀態(tài)下,易患感冒,神經(jīng)衰弱等,但若多吃些苦味堿性水果、蔬菜,則可讓體內酸堿平衡。
食苦味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好處多多,如促進食欲、清心健腦、清熱排毒等。許多苦味食品并不就是很苦澀的東西(苦瓜例外),我們吃下去覺得很香口的一些食品,如芹菜、香菜、蘋果等其實都屬于苦味食品。
苦瓜食物中味苦者首推苦瓜。它性寒、味苦,可消暑清熱,明目解毒。此外苦瓜營養(yǎng)價值甚高,維生素C含量豐富,更有生物類黃酮,多吃有助降血壓及膽固醇。建議嘗試鮮榨苦瓜汁,把苦瓜和冰塊放進榨汁機,苦瓜汁并非你想象的苦澀,冷藏后更是消暑佳品,若真的怕苦者可加點蜂蜜調味。需要注意的是苦瓜性寒,寒涼體弱者要小心飲用。如今商家也瞄準了這個市場,在超市里也可以買到苦瓜汁飲料。
萵筍其性微寒味苦甘、有利五臟、通經(jīng)脈、去口氣、白牙齒、明眼目、通乳汁、利小便、解熱毒等功效。萵筍清香脆嫩,非常爽口,夏季吃萵筍,清涼解渴,暑氣頓消?,F(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萵筍的汁液可增加胃液、膽汁消化酶的分泌,并刺激胃腸道平滑肌的蠕動,起到增加食欲、促進消化的作用。萵筍中含有豐富的鉀,能維持心臟節(jié)律,促進排尿,調節(jié)神經(jīng)傳導。萵筍可以涼拌吃,將萵筍洗凈去皮,切成長條小塊,盛入盤內加精鹽攪拌,腌1小時,加入味精、白糖拌勻。將蔥切成蔥花撒在萵筍上,鍋燒熱放入香油,待油熱時澆在蔥花上,攪拌均勻即可,爽口味美。
啤酒也是苦味食品的一種,廣東人說的“番鬼佬涼茶”,以大麥和啤酒花為主要原料的低濃度酒精飲料,素有“液體面包”之美譽。因富含二氧化碳,故人喝了以后體內的高熱量便會隨之散發(fā)出來,從而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炎炎夏日,每天適量喝些,可起到清暑、解熱、利尿、助消化等作用。
苦丁茶可說是咽喉炎、口腔炎、高血壓、肥胖癥、急性腸胃炎患者的首選飲品。雖名為苦丁茶,卻是苦中帶甘甜,常喝還可以排毒養(yǎng)顏。
苦蕎麥粗糧中的苦味食品,苦蕎麥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蘆丁、維生素P、葉綠素等營養(yǎng)物質??嗍w麥含有特殊成分,可降低人體膽固醇,有降低血壓、健腦之功效。
其他苦味食品苦味食品“家族”其實頗為龐大,如萵苣葉、萵筍、南瓜、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卜葉、蔓菁、苜蓿、曲菜、苔菜等。在干鮮果品中,有蘋果、杏、荸薺、杏仁、黑棗、薄荷葉等。此外還有苦蕎麥、小麥等。更有食藥兼用的五味子、蓮子芯等,用沸水浸泡后飲用更好。五味子適用于冬春季,蓮子芯適用于夏季飲用。
苦味湯料
百合性平、味甘、微苦。潤肺寧心、清熱止咳、益氣,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咳嗽咯血等癥。其中含有秋水堿等多種生物堿,對病后身體虛弱、結核病、神經(jīng)官能癥等患者的康復有一定的幫助。
枸杞又叫甜菜,具有清熱除煩、滋陰明目的作用。在治療陰虛發(fā)熱、消渴口干、手足心熱以及肝腎虧虛、兩目干澀、虛火牙痛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仙人掌又叫做龍舌、觀音刺。能防止動脈硬化,還可治療糖尿病、肥胖癥等。
苦杏仁脂肪酸、蛋白質、礦物質含量很高??嘈尤蔬坝兄箍榷ù?、潤腸通便、發(fā)散風寒的功能。具有潤肺、消食和散滯氣三大功用。但要切記,苦杏仁含有約3%的有毒成分,須采用水煮等方法加以去除后才能食用,且一次食用不宜過多。
提醒一:
苦味食品不可過量
苦味食品雖好,但大開“苦”戒也不行,應有所節(jié)制。專家提醒,苦味食品食用不宜過量,吃過量過苦的東西容易引起惡心、嘔吐、傷胃等不適反應。食用苦味中藥材也要注意,藥有三分毒,不可因貪多而過量食用,否則適得其反。
提醒二:
體質弱應少吃寒涼食品
夏日炎炎,在向大家介紹消暑食品的同時,也請大家注意,體質偏寒的人其實不宜食用過多性質寒涼的食品,食物的寒涼包括其性質寒涼(如苦瓜、馬齒莧)和食用時溫度很低(如冷藏西瓜、雪糕等)兩方面,體質偏寒的人無論春夏秋冬都要避免。
那么,怎樣知道自己的體質是否屬于偏寒呢?專家指出,可以通過日常生活的情況來判斷。寒性體質的人一般會覺得口淡、喜暖怕冷、四肢不溫、穿衣比旁人多、怕空調、進食寒涼食品后出現(xiàn)不適、小便多、大便爛,并且有牙齒印。如果自己不能準確分辨,可請有經(jīng)驗的中醫(yī)給予幫助。
夏日熱辣辣,很多人喜歡吃、喝一些冷藏食品,以求涼快之感。不過,冷藏食品只能解一時之渴,其實適當食用一些涼性食品,可助你從體內涼快到體外。
苦味食品
夏日的廣州,不但悶熱,而且濕氣重,疾病容易乘虛而入。苦口良藥,中醫(yī)認為,苦味屬寒,可泄降心火。夏季人體常處于心火旺而腎氣虛的狀態(tài),而苦味食品入心經(jīng)而降心火,心火去而神自安。另外,如果米面、魚肉蛋類等酸性食品攝入較多,那么你的血液會呈酸性,在這種狀態(tài)下,易患感冒,神經(jīng)衰弱等,但若多吃些苦味堿性水果、蔬菜,則可讓體內酸堿平衡。
食苦味食品以蔬菜和野菜居多,好處多多,如促進食欲、清心健腦、清熱排毒等。許多苦味食品并不就是很苦澀的東西(苦瓜例外),我們吃下去覺得很香口的一些食品,如芹菜、香菜、蘋果等其實都屬于苦味食品。
苦瓜食物中味苦者首推苦瓜。它性寒、味苦,可消暑清熱,明目解毒。此外苦瓜營養(yǎng)價值甚高,維生素C含量豐富,更有生物類黃酮,多吃有助降血壓及膽固醇。建議嘗試鮮榨苦瓜汁,把苦瓜和冰塊放進榨汁機,苦瓜汁并非你想象的苦澀,冷藏后更是消暑佳品,若真的怕苦者可加點蜂蜜調味。需要注意的是苦瓜性寒,寒涼體弱者要小心飲用。如今商家也瞄準了這個市場,在超市里也可以買到苦瓜汁飲料。
萵筍其性微寒味苦甘、有利五臟、通經(jīng)脈、去口氣、白牙齒、明眼目、通乳汁、利小便、解熱毒等功效。萵筍清香脆嫩,非常爽口,夏季吃萵筍,清涼解渴,暑氣頓消?,F(xiàn)代醫(yī)學研究發(fā)現(xiàn),萵筍的汁液可增加胃液、膽汁消化酶的分泌,并刺激胃腸道平滑肌的蠕動,起到增加食欲、促進消化的作用。萵筍中含有豐富的鉀,能維持心臟節(jié)律,促進排尿,調節(jié)神經(jīng)傳導。萵筍可以涼拌吃,將萵筍洗凈去皮,切成長條小塊,盛入盤內加精鹽攪拌,腌1小時,加入味精、白糖拌勻。將蔥切成蔥花撒在萵筍上,鍋燒熱放入香油,待油熱時澆在蔥花上,攪拌均勻即可,爽口味美。
啤酒也是苦味食品的一種,廣東人說的“番鬼佬涼茶”,以大麥和啤酒花為主要原料的低濃度酒精飲料,素有“液體面包”之美譽。因富含二氧化碳,故人喝了以后體內的高熱量便會隨之散發(fā)出來,從而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炎炎夏日,每天適量喝些,可起到清暑、解熱、利尿、助消化等作用。
苦丁茶可說是咽喉炎、口腔炎、高血壓、肥胖癥、急性腸胃炎患者的首選飲品。雖名為苦丁茶,卻是苦中帶甘甜,常喝還可以排毒養(yǎng)顏。
苦蕎麥粗糧中的苦味食品,苦蕎麥中含有大量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2、蘆丁、維生素P、葉綠素等營養(yǎng)物質??嗍w麥含有特殊成分,可降低人體膽固醇,有降低血壓、健腦之功效。
其他苦味食品苦味食品“家族”其實頗為龐大,如萵苣葉、萵筍、南瓜、生菜、芹菜、茴香、香菜、苦瓜、蘿卜葉、蔓菁、苜蓿、曲菜、苔菜等。在干鮮果品中,有蘋果、杏、荸薺、杏仁、黑棗、薄荷葉等。此外還有苦蕎麥、小麥等。更有食藥兼用的五味子、蓮子芯等,用沸水浸泡后飲用更好。五味子適用于冬春季,蓮子芯適用于夏季飲用。
苦味湯料
百合性平、味甘、微苦。潤肺寧心、清熱止咳、益氣,適用于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肺結核、咳嗽咯血等癥。其中含有秋水堿等多種生物堿,對病后身體虛弱、結核病、神經(jīng)官能癥等患者的康復有一定的幫助。
枸杞又叫甜菜,具有清熱除煩、滋陰明目的作用。在治療陰虛發(fā)熱、消渴口干、手足心熱以及肝腎虧虛、兩目干澀、虛火牙痛方面都有很好的效果。
仙人掌又叫做龍舌、觀音刺。能防止動脈硬化,還可治療糖尿病、肥胖癥等。
苦杏仁脂肪酸、蛋白質、礦物質含量很高??嘈尤蔬坝兄箍榷ù?、潤腸通便、發(fā)散風寒的功能。具有潤肺、消食和散滯氣三大功用。但要切記,苦杏仁含有約3%的有毒成分,須采用水煮等方法加以去除后才能食用,且一次食用不宜過多。
提醒一:
苦味食品不可過量
苦味食品雖好,但大開“苦”戒也不行,應有所節(jié)制。專家提醒,苦味食品食用不宜過量,吃過量過苦的東西容易引起惡心、嘔吐、傷胃等不適反應。食用苦味中藥材也要注意,藥有三分毒,不可因貪多而過量食用,否則適得其反。
提醒二:
體質弱應少吃寒涼食品
夏日炎炎,在向大家介紹消暑食品的同時,也請大家注意,體質偏寒的人其實不宜食用過多性質寒涼的食品,食物的寒涼包括其性質寒涼(如苦瓜、馬齒莧)和食用時溫度很低(如冷藏西瓜、雪糕等)兩方面,體質偏寒的人無論春夏秋冬都要避免。
那么,怎樣知道自己的體質是否屬于偏寒呢?專家指出,可以通過日常生活的情況來判斷。寒性體質的人一般會覺得口淡、喜暖怕冷、四肢不溫、穿衣比旁人多、怕空調、進食寒涼食品后出現(xiàn)不適、小便多、大便爛,并且有牙齒印。如果自己不能準確分辨,可請有經(jīng)驗的中醫(yī)給予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