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流失是慢性腎炎中較為重要的特征?,F在腎炎患者都知道要控制飲食,尤其是蛋白質的攝入量,但究竟怎么控制呢?一些患者由于對腎病了解得不透徹,飲食上出現了“無蛋白”和“多蛋白”兩種誤區(qū)。
“無蛋白”飲食是指一些患者被診斷為慢性腎病后就開始控制蛋白攝入,平時只吃素、不吃肉。“無蛋白”飲食不但無助于腎病治療,還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免疫力低下,發(fā)生感染,加重病情。與此相反,有些患者認為慢性腎炎會流失大量尿蛋白,于是求助于飲食,不斷攝入各種高蛋白食物,以求補充尿蛋白的流失。結果蛋白攝入過多,加重了腎臟負擔,不利于保護腎功能。
腎病患者要選擇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飲食應盡量減少植物蛋白,植物蛋白中主要是粗蛋白,粗蛋白的代謝廢物相對多,可加重腎臟負擔。腎衰患者一般應限食豆制品,適當限制主食如一般的米面,因為米面(麥淀粉除外)中含有一定的植物蛋白,可適當補充牛奶、雞蛋,少吃一點魚、瘦肉等動物蛋白(含必需氨基酸,優(yōu)質蛋白)。優(yōu)質低蛋白飲食可有效地減輕腎臟負擔,治療效果就會更好更快。
【相關閱讀】
腎病患者飲五款藥粥排濕養(yǎng)腎
專家提示腎病患者不宜吃腐乳
腎病患者多營養(yǎng)不良 專家:可用”食品交換份法“
可樂奶茶含磷高 腎病患者不宜多喝
三無蛋白液做劣醬油 東陵區(qū)一黑窩點搗毀
大豆蛋白能減緩女性動脈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