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安全吃剩菜

   2012-02-17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9640

  最近有很多人在問:隔夜菜當中有什么有害成分?為什么不能吃剩菜?

  危險在于亞硝酸鹽

  蔬菜中普遍含有較多的硝酸鹽,特別是施氮肥量比較大的蔬菜。而硝酸鹽在硝酸還原酶的作用下會轉(zhuǎn)化為亞硝酸鹽。亞硝酸鹽本身具有一定的毒性,會阻斷血紅細胞運輸氧氣的作用,從而導致組織細胞缺氧。如果亞硝酸鹽的數(shù)量比較大,就會導致“紫紺癥”等典型的亞硝酸鹽中毒癥狀。然而,日常生活中,蔬菜中亞硝酸鹽的量達不到引起急性中毒的程度,但卻會帶來另一種麻煩——亞硝酸鹽與食物中的氨基酸和低級胺類發(fā)生反應,可形成具有致癌性的亞硝胺和亞硝酰胺類物質(zhì),它可能會增加胃癌的發(fā)病風險。

  在蔬菜當中,以葉菜和根菜的硝酸鹽含量比較高,因此這些蔬菜必須非常新鮮。一旦發(fā)現(xiàn)葉菜發(fā)生萎蔫、掉葉,就表明其中亞硝酸鹽含量已經(jīng)大幅度上升了。如果葉片呈現(xiàn)水漬狀甚至已經(jīng)變味,則亞硝酸鹽含量已經(jīng)十分危險,不能食用了。相比之下,番茄、茄子、冬瓜等瓜果類蔬菜的硝酸鹽含量比較低,危險也比較小。

  那么硝酸鹽在什么情況下會變成亞硝酸鹽呢?一是蔬菜放在室溫下時,蔬菜內(nèi)部是無菌的,但它自身的酶會還原硝酸鹽,產(chǎn)生亞硝酸鹽;二是蔬菜烹調(diào)之后,本身的酶被殺滅了,但細菌大量繁殖,很多細菌都能夠產(chǎn)生硝酸還原酶,從而制造出亞硝酸鹽來。

  所謂隔夜蔬菜、剩菜有害,一方面是說不新鮮的蔬菜會產(chǎn)生亞硝酸鹽,另一方面也是說蔬菜烹調(diào)之后如果不及時吃掉,也會產(chǎn)生亞硝酸鹽。

  剩蔬菜怎樣才能不危險?

  然而,如果要把所有吃不完的剩菜扔掉,恐怕節(jié)儉的主婦主夫們還是下不去手。如果蔬菜當餐確實吃不完,應當怎么辦呢?這就要從亞硝酸鹽產(chǎn)生的控制說起了。

  既然在剩菜當中,亞硝酸鹽來自于細菌的繁殖,那么也就是說,只要想辦法延緩細菌的繁殖,就可以減少亞硝酸鹽的產(chǎn)生。人們都知道,細菌在低溫下繁殖速度較慢。因此,把剩菜放進冰箱,是人們的一致選擇。

  然而,要解決亞硝酸鹽的麻煩,必須在剛剛蔬菜烹調(diào)好,細菌數(shù)量還很低的時候放進冰箱,而不是盛進菜盤中翻騰一兩個小時之后才放進去。人的筷子翻動,實際上就是為細菌充分接種,讓細菌與蔬菜充分混合,便于它們大量繁殖。室溫下放的時間越長,翻動次數(shù)越多,則細菌繁殖越多。

  所以說,那些冗長宴會之后的剩蔬菜,是最危險的東西。第二餐前的加熱只能殺死細菌,卻不能消滅已經(jīng)產(chǎn)生出來的亞硝酸鹽。

  要想把一次烹調(diào)的蔬菜吃兩餐,不妨在烹調(diào)之后馬上分成兩份,一份在稍稍溫涼之后馬上蓋好放進冰箱,決不翻動;另一份當餐吃掉,一點不留。下一餐拿出冷藏的那份菜,稍微熱一下便可食用。這樣,亞硝酸鹽的風險就少得多了。

  另一方面,只有細菌繁殖,而蔬菜本身的硝酸鹽很少,那么產(chǎn)生的亞硝酸鹽一定也不會太多。硝酸鹽的特點是特別易溶于水。所以,如果把蔬菜在水中焯一下再烹調(diào),去掉大部分硝酸鹽,蔬菜就會變得比較安全。當然,代價是也要損失一部分維生素C和鉀。假如蔬菜原料已經(jīng)不太新鮮,或者可能有農(nóng)藥污染,那么焯一下仍然是合算的,因為畢竟大部分的危險物質(zhì)會溶于水中,食品會安全得多。

  菜湯也有亞硝酸鹽問題

  過去人們都知道,炒菜的湯中溶解了維生素C,應當把菜湯喝掉。但是如今,人們更加注重食品安全。如果菜的原料不夠新鮮,菜湯當中的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特別是剩菜的菜湯,最好就不要喝了。

  在吃火鍋的時候,雖然融入了肉菜鮮味成分的火鍋湯相當誘人,但湯當中可能含有不少亞硝酸鹽,可能給身體帶來不良影響。如果涮熟的肉色呈現(xiàn)粉紅色,那么就不要喝湯。因為發(fā)色劑中含有亞硝酸鹽。假如肉色呈現(xiàn)褐色,沒有經(jīng)過發(fā)色,肉湯是可以喝的。

  如果涮了大量的蔬菜,也不要喝湯,因為不新鮮的蔬菜中也含有不少亞硝酸鹽。如果涮了酸菜等腌制品,其中的亞硝酸鹽也可以融入湯中。涮后的蔬菜和腌菜本身減少了亞硝酸鹽含量,而湯里面則會濃度上升。同樣道理,焯菜水當中含有較多的亞硝酸鹽,因此不宜食用。各種菜湯也都不宜在室溫下放置太久,最好在一餐當中飲用完畢,否則要盡快放進冰箱。

  健康飲食就能降低風險

  亞硝胺雖然有毒,但通常并不至于到很快引起癌癥的程度,因此那些因為工作需要帶飯上班的人也無須恐慌,盡量把剛做好的飯菜放進飯盒,然后低溫條件下存放即可。

  食物中很多成分都能阻止亞硝胺的生成,比如維生素C和維生素E,以及類黃酮等還原性物質(zhì)都有幫助。用天然食物獲得平衡營養(yǎng),就能提高人體的解毒能力和免疫監(jiān)視能力,減少細胞癌變的機會。只要做到合理膳食,多吃新鮮天然的食物,完全可以把剩菜帶來的胃癌的風險降下來。

  同時也不應當忘記,膳食中還有很多帶來癌癥風險的因素,剩菜和腌菜并不是唯一的風險來源。:比如吃過多的鹽分同樣會增大患胃癌的風險,而控制食物鹽分的家庭并不多。又比如說,吃煎炸食物和熏烤食物都含有致癌物,炒菜后的鍋垢也可能會帶來致癌物。營養(yǎng)素的不平衡本身就會引起多種癌癥發(fā)生率的上升,而這些問題,卻往往被人們所忽視。

   【相關閱讀】

    保存剩菜八大原則 這樣吃才最安全

    哪種剩菜可能產(chǎn)生致命劇毒?安全吃剩菜方法 安全處理剩菜的方法

    春節(jié)過后哪些食物放冰箱

    處理剩菜5大注意要點

    春節(jié)過后剩菜多 哪些食物不宜放冰箱

    保存剩菜八大原則 這樣吃才最安全

    剩菜剩飯怎么吃不致癌?

    剩菜加熱不當易中毒 淀粉食品須4小時內(nèi)吃完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quán)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