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也談螺旋藻鉛超標

   2012-04-06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7350

  出場專家:郝鳳桐,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yī)院職業(yè)病與中毒醫(yī)學科主任醫(yī)師

  螺旋藻是分布于熱帶、亞熱帶地區(qū)淡水或海水中的多細胞絲狀藍藻,總計30余種。作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物種之一,螺旋藻在地球上生存了30多億年,但是被人類認識其食用價值并加以培植卻僅有100多年的歷史。目前實現(xiàn)規(guī)模化培植的螺旋藻主要有兩種,即鈍頂螺旋藻和極大螺旋藻。

  螺旋藻營養(yǎng)豐富。有研究報道,其干粉中的蛋白質含量高達60%以上,相當于大豆的1.7倍、雞肉的3.1倍、牛肉的3.5倍、魚肉的3.7倍、豬肉的7倍、蛋類的4.6倍,富含18種氨基酸、12種礦物質、8種維生素和多種生物活性物質。螺旋藻脂肪含量低,但不乏對人體有益的不飽和脂肪酸。在衛(wèi)生保健領域被認為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有研究報道,螺旋藻在抗腫瘤、抗病毒、抗輻射、調節(jié)血糖、糾正貧血和預防血栓等方面可能有益。也有螺旋藻能抵御環(huán)境污染帶來重金屬危害的觀點,有研究人員認為螺旋藻能拮抗鉛對人體神經系統(tǒng)損害的程度。但是,一則“六大螺旋藻品牌鉛超標”的報道,讓人們再次處于兩難的抉擇境地。相關產品鉛含量超過我國保健食品通用標準中界定的,重金屬含量不得超過0.5mg/kg的20%-82%,再食用相關產品是對抗鉛中毒,還是導致鉛中毒?這是個問題。

  治理環(huán)境污染是全球范圍內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近二十多年來,人們開始了生物吸附方法治理環(huán)境污染的研究。科研人員利用廢水培養(yǎng)螺旋藻,表明螺旋藻具有吸收和消耗水體中的氮、磷等元素以及降解水中有機物的作用,一方面使水體得以凈化,另一方面可以得到高附加值的螺旋藻產品。環(huán)境污染所涉及的重金屬以鉛、汞、鎘、鉻等為多見,水體中如果存在重金屬污染,現(xiàn)有研究表明,螺旋藻對多種重金屬具有一定程度的富集作用。

  有研究報道,當水體中鉛離子濃度≥50mg/L、汞離子濃度≥0.05mg/L、六價鉻離子濃度≥10 mg/L時,會明顯抑制螺旋藻的生長,甚至導致藻體死亡。但是,有研究表明螺旋藻可以耐受水體中10mg/L-20mg/L的鉛,依然存活的藻細胞能正常生長繁殖。

  食用螺旋藻能否導致鉛中毒,與食用魚類能否導致水俁病的問題相類似。因為錯不在螺旋藻和魚類本身,而在于它們生存的環(huán)境。除去生產環(huán)節(jié)出現(xiàn)的問題,在相對潔凈水域生長的水產品不會存在危害健康的可能。

  鉛在當今的生產、生活領域有廣泛的應用。鉛礦開采及冶煉、蓄電池生產及回收、電離輻射防護材料生產、油漆顏料生產、陶瓷生產及消費、工藝美術行業(yè)、食品加工行業(yè)等領域都有鉛的應用。因此,人們接觸鉛的途徑是十分廣泛的。

  鉛及其無機化合物可以經過人體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通常不能通過完整的皮膚吸收進入人體。在成人,鉛經胃腸道吸收通常不完全,平均為攝入的10%;而在兒童,消化道吸收可以達到20%-50%,再加上就身體體積而言更大的空氣吸入量,從環(huán)境總的鉛吸收比率高于成人;空腹、鐵缺乏和鈣缺乏等因素,能夠促進鉛吸收。

  人體鉛負荷超標達到一定限度,會隨著劑量的增加帶來一系列損害效應。成年人血鉛超過400微克/升以后,有可能造成神經系統(tǒng)、造血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等組織臟器的損害。

  考慮到鉛的毒性及在人體內的代謝特征,雖然沒有臨床證據表明單一的鉛超標螺旋藻攝入,必然導致鉛中毒的發(fā)生,但是它構成了增加人體鉛負荷的來源之一。尤其在體內鉛負荷已經增高的個體,它有可能成為“壓倒毛驢的最后一根稻草”。防范人體鉛負荷超標,需要從每一個環(huán)節(jié)做起。

    【相關閱讀】

    螺旋藻營養(yǎng)價值只等于野菜

    螺旋藻被鼓吹成最佳蛋白質來源 是忽悠

    吃螺旋藻不如吃豆腐

    螺旋藻的選購方法及營養(yǎng)價值

    螺旋藻對美容保健非常有效

    選購螺旋藻要學會“五看”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