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海鮮與哪些食物同吃易誘發(fā)重疾?

   2012-06-18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8140

  食海鮮要講衛(wèi)生

  許多地方流行生吃海鮮,如生吃牡蠣等貝類。專家強調(diào),如非要生吃海鮮,一定要注意衛(wèi)生,大多數(shù)海鮮含有致病性很強的細菌,食用前最好先將海鮮放在4℃環(huán)境下冷凍一兩個小時,然后在淡鹽水中浸泡,以達到殺菌目的。

  烹調(diào)海鮮時應掌握好時間,不應蒸煮過長,否則不但影響口感,還會使蛋白質(zhì)變性,降低營養(yǎng)價值。

  另外還應注意,活魚被殺死后,不宜馬上蒸煮,最好過15分鐘、等到魚的肌肉變軟后再做,這樣有利于蛋白質(zhì)分解成氨基酸,容易被人體吸收,味道和口感也是最好的。

  螺貝蟹類海鮮在烹飪之前一定要洗凈,目的是將它們體內(nèi)的一些臟物和部分細菌清除掉,而且還要有一個短時間高溫加熱的過程,用高溫殺滅細菌。

  海鮮食物一般都屬于寒涼陰性類食品,所以在食用時最好與姜、醋等佐料共同食用。因為姜性熱,與海鮮放在一起可起到中和寒熱、防止身體不適的作用。而醋也有很好的殺菌作用,對海鮮中一些殘留有害細菌能起到一定殺除作用。

  食海鮮也有禁忌

  藥物之間有搭配禁忌,食物也是,海鮮更不例外。吃海鮮時不宜暢飲啤酒,這樣容易導致血尿酸水平急劇升高,誘發(fā)痛風,以致出現(xiàn)痛風性腎病、痛風性關節(jié)炎等。

  海鮮不宜與富含鞣酸的水果如柿子、葡萄等一起吃,如果要吃的話至少應間隔2個小時,因為鞣酸會破壞海鮮中的優(yōu)質(zhì)蛋白,大大降低海鮮的營養(yǎng)價值。

  海魚的頭部富含礦物質(zhì)砷,砷呈5價狀態(tài)時無毒,但在大量維生素C的作用下,會轉化成有毒的3價砷狀態(tài),其毒性相當于砒霜,因此應避免在吃海魚前后2小時內(nèi)服用維生素C藥丸。但是,適量含維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指500克以內(nèi))和海魚一起吃是不會中毒的。

  食用海鮮時最好避免與一些寒涼的食物共同食用,比如空心菜、黃瓜等蔬菜,飯后也不應該馬上飲用一些像汽水、冰水、雪糕這樣的冰鎮(zhèn)飲品,還要注意少吃或者不吃西瓜、梨等性寒的水果。

  暴吃海鮮易染病

  海鮮雖然營養(yǎng)物質(zhì)豐富,但是不宜暴吃。如果大量食用海鮮容易造成脾胃受損,引發(fā)胃腸道和消化系統(tǒng)等疾病,出現(xiàn)過敏、腹脹、腹痛、嘔吐、泄瀉等現(xiàn)象,需要及時吃藥進行調(diào)理,重者會發(fā)生中毒,更嚴重者將會導致死亡。

  螺貝蟹類這些海鮮同時也存在著很高的膽固醇含量,因此對于膽固醇和血脂偏高的人,應該注意少吃或者不吃這類海鮮。還有一些患胃病、腸道疾病和對海鮮過敏的人,也要注意科學合理進食。

  盡管海鮮不能暴吃,但要記住每周至少吃一次海魚。

  科學研究發(fā)現(xiàn),魚油特別是海魚油中含有豐富的N-3系列不飽和脂肪酸,有降血脂作用,其中廿二碳六烯酸(DHA)等多烯脂肪酸與血液中膽固醇結合后,能把沉積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帶走,降低血小板聚集,降低血黏度,有效地消除血管內(nèi)的脂肪沉積,防止冠心病等心腦血管疾病發(fā)生。

  專家建議:海魚除了提供不飽和脂肪酸外,還能提供優(yōu)質(zhì)蛋白、維生素和礦物質(zhì)。如果有可能,最好天天吃海魚,條件不允許,至少每周吃一次。

  特殊人群少食海鮮

  有些人群確實應該少吃海鮮。海鮮含汞量越來越高,孕婦和哺乳期婦女如果常吃海鮮(指每周4次以上,每次100克以上),會影響胎兒和新生兒的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而且某些癥狀要到孩子7歲甚至是14歲以后才出現(xiàn)。

  專家們認為,孕婦和哺乳期婦女應少吃海鮮,每周最多一兩次,每次100克以下,而且不要吃金槍魚、劍魚等含汞量高的海魚。

  患有痛風、關節(jié)炎和高尿酸血癥的病人應少吃海鮮。因為海鮮中嘌呤含量較高,病人吃了以后容易在體內(nèi)形成尿酸結晶,加重病情。

  此外,甲狀腺功能亢進的病人應少吃海鮮,因為海鮮含碘量較高,過高的碘也會加重病情。

  多吃海鮮抬高血脂

  其實,海鮮的膽固醇含量一般都不太高。其中蝦、蟹、沙丁魚和蛤的膽固醇雖多些,不過因為它們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較低,所以升高膽固醇的作用,反而不如含膽固醇少卻含有很多飽和脂肪酸的椰子油與棕櫚油。并且,蝦、蟹類海鮮的膽固醇大多集中在頭部和卵黃中,食用時只要去除這兩部分,就不會攝入過多的膽固醇。因此,預防膽固醇升高和心血管疾病,并不是一點海鮮都不能碰。

  預防高膽固醇的方法:對每日脂肪和食物的總攝入量進行控制不可超標,并注意盡可能少吃含高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如牛油、豬油、椰子油和棕櫚油等,以及含極高膽固醇的食物如動物內(nèi)臟等。

  在每日膽固醇攝入量未達300毫克時,仍可放心選擇合適的種類和適量的海鮮,可讓飲食多樣化。當然,吃海鮮過多,不加控制,超過了食物的總攝入量和膽固醇攝入量,會引起血脂升高。

    【相關閱讀】

    吃海鮮時為何不能喝啤酒

    防痛風需限制進食海鮮 多吃果蔬少飲酒

    海鮮+維生素C=砒霜?一派胡言!

    “少白頭”要多吃海鮮等含銅食物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