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北京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北京市居民糧谷類食品的攝入量低于全國水平,而且以精細主食為主,飲食結構欠科學。
“你知道吃粗糧有什么好處嗎?”估計很多人都能隨口說上幾句:“可以防便秘,幫助減肥……”但是,如果接著再問:“你常吃粗糧嗎?”可能有不少人會做出否定的回答,原因無外乎是不太會做,沒時間等等。
“把粗糧滲透到每天的飲食中,其實很簡單。”中國農業(yè)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yǎng)工程學院江正強教授說,“煮粥時在大米中加上一把小米或者切幾塊紅薯進去;蒸飯時加點玉米粒做成二米飯;不想做飯了,干脆蒸幾個紅薯、馬鈴薯做主食,這些都是省時省力的攝入粗糧的好辦法。”
除了嫌制作麻煩,有些人對粗糧的概念不清楚,也是影響粗糧攝入的原因之一。其實除了大米、白面以外的糧谷類食品都算粗糧,比如玉米、小米、蕎麥、黃豆、綠豆、紅豆、紅薯、馬鈴薯等等,都可以在每天膳食中變著花樣吃一些。
現(xiàn)代人經(jīng)常感到疲勞,這跟B族維生素缺乏有一定的關系,經(jīng)常吃些粗糧可有效補充B族維生素,它是消除疲勞必不可少的營養(yǎng)素。
一般來說,健康成人每天糧谷類食品的攝入量應該是300到500克,粗細糧應該搭配著吃。粗糧雖好,由于其中含有比較多的食物纖維,不太容易消化,而且會阻礙人體對其他營養(yǎng)物質的吸收,所以也不宜吃得太多,一般來說粗細糧的攝取比例在3∶7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