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紫蘇也可消食

   2008-02-22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6200

    紫蘇來源于唇形科植物紫蘇的莖、葉。其葉藥用稱紫蘇葉,簡稱蘇葉;其莖藥用稱紫蘇梗,簡稱蘇梗,莖、葉同用統(tǒng)稱為紫蘇。我國南北地區(qū)均產(chǎn),以江蘇、湖北、廣東、廣西、浙江、四川等地為多。一般于每年的9月采收,置通風(fēng)干燥處陰干,蘇葉以葉大、色紫、不碎、香氣濃,無枝梗者為佳。蘇梗以老而粗壯,外皮紫棕色,分枝少,香氣濃者為佳。

    紫蘇性味辛溫,有解表散寒、行氣寬中、安胎、解魚蟹之毒的功效。主要用于風(fēng)寒感冒,脾胃氣滯,胸悶嘔吐,妊娠嘔吐,食魚蟹中毒等病證。如有咳嗽痰多,可配杏仁、桔梗同用。脾胃氣滯,胸悶嘔吐,口不渴,舌苔白者,可配砂仁、丁香同用。妊娠惡心嘔吐,可配砂仁、陳皮同用。進食魚蟹后腹痛、吐瀉者,配生姜、陳皮、藿香同用。一般風(fēng)寒外感多用蘇葉,理氣多用蘇梗,外感、氣滯均有,可葉、莖同用。

    紫蘇含紫蘇醛、左旋檸檬烯等揮發(fā)油成分,還含精氨酸、枯酸、矢車菊等。有鎮(zhèn)靜,解熱,增強胃腸道蠕動,緩解支氣管痙攣,抑制大腸桿菌、痢疾桿菌、葡萄球菌,抑制免疫,抗氧化,升高血糖等作用?,F(xiàn)在用來治氣管炎、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膽囊炎、膽道蛔蟲癥、嬰幼兒秋季腹瀉等。

    常用紫蘇可參考以下方法。感冒初起:蘇葉10克、生姜10克、蔥白10克煎水服。受寒咳嗽、嘔吐:可用蘇葉6克、陳皮9克煎水服。受寒打嗝不止:以紫蘇10克煎水服。食積不消、胸郁煩悶:蘇葉6克、神曲10克煎水服。宴席上魚肉過多,也可揀兩三片鮮嫩的紫蘇葉佐膳,其辛香之味能開胃理氣,幫助消化。

    但紫蘇因含揮發(fā)油,不宜久煎;又因其辛溫發(fā)散,熱性病及氣弱表虛者不用;有升高血糖的作用,故糖尿病人不宜服用。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quán)隱私  |  服務(wù)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wù)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