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秋之交正是水果最豐富的時節(jié),水晶梨、哈密瓜、蘋果、葡萄、柚子……琳瑯滿目的應季鮮果令人吃得胃口大開。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林麗珠教授提醒說,秋天吃應季水果把握“時機”也很重要,對于脾胃虛弱者,最好選擇在早餐后兩小時吃。
不少人經常爭論到底該在飯前還是飯后吃水果。但林教授認為,這種爭論意義不大,無論是飯前還是飯后,只要吃的量不大,對身體并沒有太大的影響。
不過由于大部分水果性味偏寒涼,對于素來脾胃虛弱者,如果選擇在早餐后兩小時,如早上10時后人體陽氣開始升發(fā)時吃,更有利于身體吸收。
服藥前后最好別吃水果。“有些水果中含有會干擾人體內的代謝酶的成分,使藥物代謝酶活力下降,除影響藥物的吸收外,或許還會產生一些不良的反應。”她解釋說,水果中還含較多的礦物質,如鈣離子、鎂離子,會影響藥物的吸收,在服用對礦物質成分較敏感的藥,如喹諾酮類藥物時影響較大。
此外,沒有熟透的水果中含有大量有機酸,對酸敏感的藥物與這些水果一同服用,可能會導致藥物完全或部分失效。因此,建議服藥前后1~2小時最好不要吃水果,以免發(fā)生藥物與水果的成分“犯沖”影響到藥效。
吃水果還要看“目的”,如對于想減肥的人,水果含有糖、淀粉、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果膠等,也能產生熱量,一般每天只吃一兩種、一種吃一兩個為宜;而對于老年人,吃水果是保持每天攝入的營養(yǎng)更均衡,但老人臟器功能較弱,吃水果要選擇對身體刺激較小的;對于正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孩子來說,多種維生素的補充十分關鍵,鮮棗、草莓、獼猴桃中維生素C含量較高,芒果、柑橘、杏等含胡蘿卜素較多,都是應該多吃的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