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衛(wèi)生部正式發(fā)布公告,公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標準明確,食用鹽產品中碘含量平均水平為20mg/kg~30mg/kg,上下浮動30%,比之前20mg/kg~50mg/kg的標準有所降低。省疾控中心從事甲狀腺疾病流行病學調查多年的鐘文主任醫(yī)師表示,目前廣東省正在全省調研,采取哪種濃度暫未有定論。(廣州日報 記者黃佩)
標準指出,在食用鹽中加入的食品營養(yǎng)強化劑,包括碘酸鉀、碘化鉀和海藻碘。根據《食鹽加碘消除碘缺乏危害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163 號)第二章第八條的規(guī)定,應主要使用碘酸鉀。
標準介紹,在食用鹽中加入碘強化劑后,食用鹽產品(碘鹽)中碘含量的平均水平(以碘元素計)為20 mg/kg-30mg/kg.食用鹽碘含量的允許波動范圍為規(guī)定的食用鹽碘含量平均水平±30%.各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衛(wèi)生行政部門在規(guī)定的范圍內,根據當地人群實際碘營養(yǎng)水平,選擇適合本地情況的食用鹽碘含量平均水平。
據了解,衛(wèi)生部此次發(fā)布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用鹽碘含量》,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管理辦法》的規(guī)定,經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審評委員會審查通過的。
上海食鹽中碘含量屬于適宜水平
食用鹽到底該加多少碘?這場爭論終于有了結果。衛(wèi)生部昨天對外發(fā)布《食用鹽碘含量》國家標準,規(guī)定我國食用鹽產品中的碘含量平均水平為每千克2030毫克,其中的下限標準沒有改變,上限標準從每千克60毫克降到30毫克。各地可以根據當地人群實際的碘營養(yǎng)水平做出選擇。
相關報告顯示,目前我國食鹽中碘含量偏高,盡管全國水平處于可接受水平,但有5個省處于過量水平,16個省處于大于適宜量水平,上海屬于適宜水平。在實施食鹽加碘的10年內,碘過量可使甲亢的危險性提高。(東廣新聞臺)
食鹽并非多多亦善
《尚書》稱:"若作和羹,爾惟鹽梅。"五味之中,咸為首,所以鹽在調味品中也列為第一,其實鹽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除了用于烹飪以外還有其它很多的作用,像殺菌消毒,護齒,美容,清潔皮膚,去污,醫(yī)療等,可以說我們是離不天鹽的,但食鹽并非多多亦善。古人認為,"喜咸人必膚黑血病,多食則肺凝而變色".所以食鹽還是遵循少鹽低鹽為宜。
1.每個健康人每餐放鹽不超過半個啤酒瓶蓋(近2克),炒菜放鹽總量不超過1個啤酒瓶蓋(近4克);高血壓、腎臟病、糖尿病患者還要減半!
2.不吃過多高鹽食物,如醬油、榨菜、咸菜、黃醬等。
3.用蔬菜風味來調味:將青椒、番茄、洋蔥、香菇等和味道清淡的食物一起烹煮,如番茄炒蛋,可起到相互協(xié)調的功效。
4.利用蔥、姜、蒜等增加食物的可口性,如蔥油雞等。
5.利用白醋、檸檬汁和蘋果汁等各種酸味調味汁,來添增食物風味。
6.采用易保持食物原味的烹調方法:如烤、蒸、燉等,吃出食物的真味。
7.烹調時使用糖醋調味,可增添食物甜酸的風味,相對減少對咸味需求。
8.采用高鉀低鈉鹽代替普通食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