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wǎng)

孫寶國院士:徹底解決“地溝油” 最好是國家立法

   2011-10-18 中國食品網(wǎng)中食網(wǎng)5170

    因"地溝油不可能流回餐桌"言論遭質(zhì)疑的孫寶國院士在寧重申--

    每人每年吃4.5斤地溝油?不可能!

    我國牛奶標準全球最次?是誤會!

    今年8月份,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xué)副校長孫寶國因為"地溝油回到餐桌不可能"的言論,曾遭到口水。昨天,孫寶國作為南京市科協(xié)舉辦的"2011年南京市科協(xié)年會"特邀院士,為大家作了一場《食品添加劑與食品安全》的報告。孫寶國列舉了"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一滴香事件""上海染色饅頭事件""多起'瘦肉精'事件"……他說,食品添加劑本身是安全的,種種食品安全問題都是違法使用惹的禍。在談到"地溝油"時,孫寶國仍堅稱,那是一場誤會,"我的結(jié)論是,我國每年300萬噸地溝油回到餐桌根本不可能。但是有媒體報道時把'每年300萬噸去掉了'."

    □快報記者 胡玉梅

    "地溝油"事件

    我沒說過地溝油不會流回餐桌

    要徹底解決最好是國家立法

    昨天,聊起"地溝油"事件,孫寶國坦然面對。他說,地溝油事件前段時間炒得比較兇,但他沒有說過地溝油不會流回餐廳,那其實是被曲解、誤讀了。"所謂'地溝油'是泔水流出來的油,現(xiàn)在泔水比較少了。但有報道說我國每年有超過十分之一的食用油是從地溝油流回來的,還有200萬~300萬噸地溝油回到了餐桌。我當時就向大家提問,你吃過地溝油沒有?地溝油什么味道?"孫寶國看著大家,見眾人沒回答,他接著分析說,如果每年有300萬噸地溝油流回餐桌,這意味著每人每年吃"地溝油"4.5斤。這個數(shù)字很龐大。"我們自己可以算一算,每年有多少時間在餐館消費的?餐館里的飯菜又有多少倒入泔水中?地溝油都讓誰吃了?農(nóng)民自家地里種了油菜、花生,多數(shù)自己榨油吃,中國城鎮(zhèn)化在50%左右,這意味著城里人每人每年要吃9斤地溝油,這不可能,也很可怕。"

    孫寶國說,每年300萬噸地溝油流回餐桌,這不可能。"我不是說,地溝油不可能流回餐桌,而是說,每年300萬噸地溝油流回餐桌,不可能。"那么,怎么樣才能杜絕地溝油流回餐桌呢?孫寶國說,現(xiàn)在大家都很重視"地溝油"事件,"去年全國政協(xié)會議上,我還提交了一個提案,就是建議地方立法,最好是國家立法來徹底解決這個問題。現(xiàn)在蘇州就出了一個地方法令,要求所有的餐桌、廚房垃圾都集中上交,進行統(tǒng)一處理。這不是白交,你必須交處理費。"孫寶國說,地溝油可以作生物柴油、潤滑油,還可以做肥皂等等,但這些地溝油制作出來的產(chǎn)品往往找不到出路,需要政府的參與,如果沒有政府強制性參與,做起來就會很困難,也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毒奶粉"事件

    牛奶新標準降低蛋白質(zhì)含量

    因為奶牛冬天吃玉米很難達標

    "添加劑不等于食品添加劑。"孫寶國說,我國對食品添加劑的態(tài)度很慎重,不僅要政府許可,要安全可靠,還有一個最基本的原則:能不加就不加,能少加,就少加。"現(xiàn)在,我們國家一共有2300多種食品添加劑,都是采用許可制的。"

    既然食品添加劑是安全的,為何還會冒出"毒奶粉"事件?孫寶國回顧了從2007年開始的8個重大食品安全事件,有的是假新聞造成的,有的是誤會導(dǎo)致的,還有的是非法犯罪行為。"2008年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這是一起嚴重違法的犯罪行為。因為,三聚氰胺是添加劑,但不是食品添加劑,應(yīng)該由公安部門直接去查。"

    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過后,我國牛奶標準重新修改。新標準一出來,網(wǎng)友們紛紛指責,這是全球最差的牛奶標準。"按照我國最新奶業(yè)安全標準,蛋白質(zhì)含量由原標準中的每100克含2.95克,下降到了2.8克,遠低于發(fā)達國家3.0克以上的標準。"

    針對這一說法,孫寶國笑笑,他解釋說,其實這是根據(jù)我國的國情制定的牛奶新標準。"我國的奶牛冬天吃的是玉米,擠出的牛奶,蛋白質(zhì)含量根本達不到2.95%;過去,因為蛋白質(zhì)含量不達標,農(nóng)民自己喝不完,倒了又可惜,所以才兌水加三聚氰胺的。"

    "瘦肉精"事件

    "瘦肉精"反映在動物內(nèi)臟上

    人吃了可能導(dǎo)致心臟病

    "饅頭沒有那么白,豬肉沒有那么瘦,鴨蛋黃沒有那么紅……"孫寶國說,消費者應(yīng)該樹立合理的消費觀,現(xiàn)在基于人們對食品添加劑的恐慌,一些商家開始玩噱頭。諸如:無毒有我,本餐廳出品均不含味精……""無添加劑燒餅"等等,這幾乎不太可能。"沒有食品添加劑,就沒有現(xiàn)代食品?,F(xiàn)在加工廠內(nèi)的食品,基本都使用食品添加劑,不使用食品添加劑的食品幾乎很少。"

    說到上海染色饅頭,孫寶國說,饅頭里面沒有玉米,卻使用"檸檬黃"把普通饅頭染色,違反了食品安全法的有關(guān)規(guī)定,這是欺騙消費者。"檸檬黃"在一些西餐里可以用,但在我國沒有說可以在饅頭里面使用,這是非法的。"消費者不能零容忍!"

    而瘦肉精,也是違法使用食品添加劑。"瘦肉精"是什么?瘦肉精是鹽酸克倫特羅、萊克多巴胺等動物藥的統(tǒng)稱,人吃了以后會導(dǎo)致心律不齊,甚至心臟病,在中國是違法行為。"不過,萊克多巴胺在美國、加拿大、新西蘭等國使用是合法的,在中國卻是違法的。為何?這是因為美國人和中國人的食用方式不一樣。美國人不吃內(nèi)臟,而中國人是吃動物內(nèi)臟的。而瘦肉精恰恰是反映在內(nèi)臟上,尤其是豬的肝臟上。人吃了以后,對健康不利。"

    澄清誤會

    添加劑本身很安全

    炸油條的時候,要用明礬和小蘇打,這兩種都是膨松劑;而餅干里則有磷酸氫鈣,這也是膨松劑。"鹵水豆腐已經(jīng)吃了2000多年,但鹵水本身就是一種食物添加劑,成分為氯化鎂,已經(jīng)存在了2100多年了。"孫寶國說,食品添加劑是指為改善食品品質(zhì)和色、香、味,以及防腐、保鮮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質(zhì)。它本身具有可食性,目前,國家批準的食品添加劑有2300多種,而香料、香精類的最多,達到1800多種。油鹽醬醋里面都有食品添加劑。

    "現(xiàn)在,由于各種食品安全問題,造成了公眾的恐慌心理,很多人都在問,以后我們還能吃什么?在一定程度上是對食品添加劑的誤會。"孫寶國說,一些人出于對食品添加劑的恐慌,自己在家種點菜,其實,這可以理解為一種時尚。城里人根本離不開食品添加劑,而且,在一定范圍內(nèi),合法使用食品添加劑,不會有問題,"因為萬物皆有毒,無不毒之物。而微量則無毒,超量食用,即顯毒性。"

    解決辦法

    欺騙消費者應(yīng)重罰

    如何解決我國的食品安全問題?孫寶國給出的方案是:兩律,即企業(yè)自律,法律監(jiān)管。"要依照《食品安全法》對食品添加劑進行監(jiān)管,管品種,管使用范圍,管用量。"同時,加強從業(yè)人員的技能培訓(xùn)也迫在眉睫。

    至于如何才能讓公眾吃得放心,不會恐慌呢?孫寶國說,要重塑信心,就要加強法律監(jiān)管,打擊違法行為。"目前違法者的違法成本較低,要嚴打非法添加行為,讓違法者'傾家蕩產(chǎn)'".他說,對于欺騙消費者和商家違法添加的行為,必須立法給予重罰,光罰些錢或判幾年是不行的。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wǎng)站首頁  |  關(guān)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quán)隱私  |  服務(wù)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wǎng)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wù)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