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吃晚飯?zhí)砣菀渍T發(fā)結石

   2012-11-21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8380

  眾所周知,早起長期空腹容易得膽結石、長期憋尿容易引起尿路結石,但不少人卻容易忽略一點:吃晚飯?zhí)硪彩且鸾Y石的重要誘因。

  “兩頓飯之間間隔時間太長,是引起結石的主要誘因之一。”解放軍總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醫(yī)師彭麗華告訴記者,人體在進餐后,會促進胃酸、胃蛋白酶及膽汁的分泌以幫助消化食物,如果晚飯吃的太晚,那午飯與晚飯之間的間隔時間也會隨之延長。膽汁長時間存在于膽囊之中,長期如此,膽汁濃縮會導致膽汁排泄不暢從而引起結石。

  彭麗華進一步解釋,晚餐進食時間過晚以及進食過多、油膩飲食還會導致胃食管反流。高脂肪餐導致胃酸、胃蛋白酶分泌過多,而且晚飯吃的太晚,就寢時食物尚未充分消化和排空,平臥后容易導致胃酸和殘余食物反流進食管,導致食管黏膜的損傷。同時,長期高脂肪餐使體內膽固醇增加或肝臟合成膽固醇量增多,造成膽汁中膽固醇過飽和,也是膽結石形成的誘因之一。因此晚餐應以清淡食物為主,不宜過飽、過晚。

  北京軍區(qū)總醫(yī)院消化內科副主任李恕軍也說,從專業(yè)的角度來看,晚上睡前2小時之內并不適宜進餐,否則,人體不能對食物進行充分消化吸收,入睡后,胃部仍在消化,食物的不斷刺激引起膽汁大量分泌,這時由于體位處于仰臥或半仰臥位,便會發(fā)生膽汁引流不暢,在膽管內淤積,可能增加結石形成的風險。長此以往,亦容易導致胃食管反流病的發(fā)生。

  彭麗華還說,晚飯吃得太晚,人體空腹時間過長,沒有食物中和胃酸,胃黏膜也會受到刺激,長期如此,可能導致胃炎和消化性潰瘍的發(fā)生。

  “不少市民常在晚睡前加餐,這樣的做法其實并不值得提倡。健康的晚餐應該吃八成飽即可,清淡易消化為主。”李恕軍建議。

    【相關閱讀】

    晚飯怎么吃更健康

    晚上八點后吃飯變胖并不靠譜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