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浙江紹興:菜場公開出售河豚 攤主竟不知是河豚

   2012-03-31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5390

    浙江在線03月30日訊 中國人的說法,是"拼死吃河豚".

    可你大概沒想到吧,吃了會要命的河豚魚,居然已經出現(xiàn)在紹興的一個菜場里;更要命的是,攤主說,他自己也不知道這就是河豚。

    菜場里竟有河豚公開出售

    3月18日,溫州傳來消息,一家四人,誤食河豚被毒倒。

    這給全省各地的相關部門敲了一次警鐘,春天,是河豚味道最鮮的季節(jié),但也是毒性最強的時候,要嚴防河豚流入百姓餐桌。

    一檢查,紹興就發(fā)現(xiàn)有河豚"游入".當地的越城工商分局在市區(qū)最熱鬧的大江市場的一個水產攤位上,發(fā)現(xiàn)了這種特別漂亮的魚,扁圓的體形,黃白色的肚腹,美麗的斑紋,鮮黃的魚鰭……售價是20多塊一斤。

    "這是河豚。"執(zhí)法人員判斷。他們想把眼前30多條魚都沒收。

    攤主一臉無辜:"這不是叫巴魚嗎?"

    很快,執(zhí)法人員一個電話打到漁政部門,兩位專家趕到現(xiàn)場,他們確定,這就是河豚。

    一大水桶河豚被當場沒收,足有十來斤重。

    知情人士說,在人來人往的菜場里賣明令禁止銷售的河豚,還真是近年來第一次。

    有人專門送貨,來源正在追查

    除了沒收這些河豚,更重要的是要查到來源。

    攤主最初說,他是從上海的一家水產品批發(fā)市場里進貨的,十幾塊錢一斤,不貴。

    那么這個市場在哪里?叫什么名字?攤主卻不能自圓其說。隨后他又承認,有時候會有人送貨上門,送來什么,他就賣什么。

    "這些魚,就是剛剛送來的,送貨人說,這叫巴魚,這是我第一次賣這種魚。我也不知道這就是河豚。"攤主自辯。

    目前,相關部門正在追查,這些河豚,來源到底是哪里?是不是已經在當地形成了一條地下銷售鏈條,"一定要查出來,萬一還有人在賣,等到吃出了事,麻煩就大了".

    漁政專家告訴記者,在民間,確實有人把養(yǎng)殖河豚叫做"巴魚".個別水產商在用這個名字蒙混銷售。

    攤主說,這些魚剛剛開始賣,還沒賣出去過。對此,工商人員也頗為無奈,畢竟無法一一查證。

    現(xiàn)在,"我們已經讓這個經營戶以及市場負責人作出保證,不得再出售河豚".工商人員說:"河豚是國家禁止加工銷售的水產品,市民一旦發(fā)現(xiàn)有人非法出售加工河豚,應該立即舉報。"

    【延伸閱讀】

    有傳言"養(yǎng)殖河豚不太毒"

    專家:照樣有毒,一樣致命

    相關資料顯示,河豚毒素是目前自然界發(fā)現(xiàn)的最毒的非蛋白毒之一,其毒力相當于氰化鈉的1250倍,而且其毒性很穩(wěn)定,即使加熱到100℃,持續(xù)8小時,仍不能破壞其毒性。其中,最毒的部位是卵巢、肝臟。

    但河豚的鮮美,仍讓一些膽大饕餮拼死一吃。目前,坊間有一種說法:"養(yǎng)殖河豚毒性已經基本沒有,中國一些地方還有專門的養(yǎng)殖場,最終銷往國外。"

    對于這個說法,紹興農業(yè)局漁政處的工作人員說,養(yǎng)殖河豚也許不如野生河豚毒,但同樣有一定毒性,同樣會引起人體中毒,乃至致命,"至于日本,全是專業(yè)廚師在專門處理河豚,所以相對有保證,如果普通市民買了河豚回家燒,不懂得專門的做法,其實是相當危險的".

    醫(yī)學專家也介紹,河豚中毒的早期癥狀是口唇、舌、指尖發(fā)麻,眼瞼下垂,不久即可出現(xiàn)消化道癥狀,重癥者出現(xiàn)癱瘓、呼吸困難、神志不清等,最后可能因呼吸、循環(huán)衰竭而致死,"目前沒有特效藥,中毒嚴重時一般無法搶救".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lián)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