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廠擺滿了準備運出的成品食用油。陳捷生 張毅濤 楊明華 攝
廣州警方破獲近年最大宗假冒食用油案,涉及十余個品牌
南方日報訊 (記者/陳捷生 通訊員/張毅濤 楊明華)一個制售假食用油的團伙前日被廣州警方打掉,在位于白云區(qū)的加工廠和包材倉庫,警方現(xiàn)場查扣假冒十多種知名品牌的成品食用油共940箱約15噸,散裝原料油3噸多,假冒知名品牌的商標30多萬份,抓獲包括制假老板在內(nèi)的涉案人員7人。據(jù)悉,這是近年來廣州警方破獲的最大宗假冒食用油案件。
地下工廠臭氣熏天
今年4月初,食品藥品犯罪偵查支隊接到群眾反映有人經(jīng)營假食用油的線索。經(jīng)過一個多星期的跟蹤、守候,警方基本掌握了一個制售假食用油團伙的人員情況及其活動規(guī)律。4月16日15時許,警方分別對該團伙位于白云區(qū)增槎路西洲北路槎龍村八社倉庫的加工廠和白云區(qū)新天鋮糧油批發(fā)中心C18檔口的包材倉庫,同時展開突查行動。沿著西洲北路驅(qū)車兩三公里,在路的盡頭,制售假食用油的地下加工廠就隱藏在這樣一個偏離市中心和大馬路的僻靜之處。民警突然現(xiàn)身,當場抓獲正在加工廠內(nèi)罐裝食用油和包裝封箱的老板陳某偉(男,31歲)、工廠主管陳某華(男,25歲,均廣東揭陽人),以及其他涉案人員馬某金(男,23歲)、陳某游(男,22歲)、陳某發(fā)(男,22歲)、廖某盛(男,21歲)、李某鑫(男,21歲,均廣東普寧人)。
這個將近80平方米的制假窩點里,彌漫著一股難聞的異味,在門外都能聞到。一輛由貨車改裝的油罐車沾滿油污,車廂中,一個龐大的黑乎乎的大油箱,正往油瓶里罐裝食用油。窩點里密密麻麻堆滿了已罐裝和包裝封箱的食用油,還有一批待罐裝的空油瓶雜亂地堆在一起,各種知名品牌食用油的商標標識散落一地。一碗臟乎乎將近凝固的漿糊,工人們用來粘貼商標標識。在這樣一個臟亂不堪、毫無衛(wèi)生條件可言的地方,黑心的制假者,就炮制出目前市場上熱銷的多個知名品牌的食用油,流進市民的餐桌上。
涉案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
在現(xiàn)場,民警查獲假冒知名品牌的成品油16種,42個包裝型號,共計940箱,合15噸,繳獲知名品牌商標標識30多萬份,未罐裝的原料油3噸多,空油瓶和包裝箱等原材料一大批,并查扣一輛裝著油罐的改裝貨車和兩輛裝滿成品油的運輸車。辦案民警介紹,這些假冒偽劣的食用油,通過物流等方式售賣到廣東周邊的省份,也有極少量銷售到廣州周邊的糧油批發(fā)市場。
這是廣州警方近年來破獲的最大宗假冒食用油案件。經(jīng)審訊,犯罪嫌疑人陳某偉交代,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其租用白云區(qū)槎龍村八社倉庫和新天鋮糧油批發(fā)中心C18檔,分別作為生產(chǎn)假冒偽劣食用油的工廠和倉庫,并糾集弟弟陳某華,招募有老鄉(xiāng)關(guān)系的工人陳某發(fā)、陳某游、馬某金、廖某盛、李某鑫等人,制售假冒偽劣的知名品牌食用油。該團伙通過從佛山、揭陽等地購買散裝調(diào)和油,經(jīng)過簡單的混合勾兌后,罐入容器內(nèi),貼上高檔知名品牌的商標標識,以物流等方式銷售。這個地下工廠每天生產(chǎn)成品油約60多箱,至今共生產(chǎn)1.5萬多箱,300多噸,累計非法銷售560多萬元。
目前,陳某偉、陳某華因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已被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