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汽油消費國,其原油供應完全依賴進口。近年來,日本一直在嘗試發(fā)展生物燃油技術。最近,正在日本長野山區(qū)進行的一項研究就是其中之一。
該項目由日本政府資助,主要是研究用谷糠和稻米來釀造乙醇。當?shù)剞r(nóng)民捐獻出的谷糠在這間工廠里被釀成了生物乙醇。然而用谷糠生產(chǎn)生物乙醇,效能低,產(chǎn)出的乙醇質量也差。所以,該項目還在一些原本休耕的農(nóng)田里種植稻子,用收獲的大米來進行釀造乙醇的試驗。
大米是日本傳統(tǒng)的糧食作物,除了用于食用外,另一主要用途就是釀造日本清酒?,F(xiàn)在,它又添了一個新功能,釀造生物乙醇。于是,不少人將這種由大米釀造的生物乙醇和日本傳統(tǒng)佳釀“清酒”相提并論。
目前,試驗已經(jīng)有了一定成效,這輛車加的就是用大米加工出的生物乙醇。項目負責人樂觀的表示,該項目的成功就意味著日本將具有獨立制造生物燃油的能力。
然而在一些專家眼中,這項試驗的研究價值遠大于實際操作價值。由于1公斤大米只能釀造出半升乙醇,而日本大米價格本身就很高,是普通進口大米價格的四五倍。算下來,光原料價格就是現(xiàn)在汽油價格的好幾倍。此外,日本耕地資源非常有限,如果用農(nóng)作物制造乙醇,原料匱乏的問題很難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