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報料
黃先生:“上午我到豐澤區(qū)一家超市購買散裝干貝,花了300元。由于在買單過程中對價格有疑問,我特地回去核實,這時才注意到合格證上的信息。生產日期是2014年8月1日,保質期有兩種情況,常溫180天,冷藏則是300天??墒沁@些干貨并沒有放在冰柜冷藏,那要算常溫吧。這樣一來,早就過期一個多月了。吃的東西要是過期了,那可不是鬧著玩的。”
記者走訪
前天下午,海都記者來到豐澤區(qū)這家超市。在海鮮干貨區(qū)看到,除了干貝外,同一區(qū)的蝦干、濕貝、七星鮑魚、鮑螺等二十來種產品都差不多是同一生產日期,保質期也標明兩種儲藏條件下的期限。那么,這些產品究竟是以哪個保質期限來計算?
“像海鮮干貨這種產品,進貨后我們是放在冷庫冷藏保存的,每天再拿出部分擺放銷售。所以保質期應該按300天算,請消費者放心。”這家超市客服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尹先生了解情況后回復稱,產品仍在保質期內,消費者可放心選購。海都記者在這里也要提醒消費者,在購買食品時,務必留意生產日期、保質期、儲藏條件等。
消費警示
注意食品保質期 外食索要發(fā)票
泉州市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提示:
一、選擇購買感官正常的食品或食品原料,特別要觀察是否新鮮,是否在保質期內,包裝是否完整無損、有無鼓包(漲袋、胖聽)等現(xiàn)象。購買保健食品要認準保健食品標志和批準文號。
二、購買熟食或需冷藏的食物時要注意其儲運條件應符合產品標示要求。購買后使用冰箱、冰柜等冷藏食品時,應生熟分開存于容器中或用保鮮膜包好后熟上冷下、分層放置。食品需在燒熟煮透后室溫下2小時內食用,剩余食物冷藏不應超過24小時,再次食用前要加熱透、確認未變質后方可食用。
三、家庭烹制大量食物特別是烹調用具不足時,應把切配、盛放食品的刀板和餐具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
四、不要采摘、購買、食用有關部門明令禁止、來歷不明的食物(如河豚、野生蘑菇等),以免發(fā)生食物中毒。
五、購買食品和外出就餐應選擇證照齊備的食品經營單位并索要正規(guī)發(fā)票或收據(jù),建議選擇食品安全量化等級高的餐飲單位就餐。一旦食用出現(xiàn)不適,請盡快就醫(yī),保留病歷卡、化驗報告等相關資料,并與食品經營單位聯(lián)系,同時向當?shù)厥称匪幤繁O(jiān)管部門報告。
六、及時留意當?shù)厥称匪幤繁O(jiān)管部門網(wǎng)站關于食品安全提示的信息。如發(fā)現(xiàn)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可撥打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投訴舉報電話12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