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接到蜂蜜食用者李女士爆料,稱自己長期食用了假蜂蜜,抱怨市場上真蜜難尋,6月3日北京電視臺對于假蜂蜜也做了相關報道。目前蜂蜜市場魚龍混雜,造假猖獗,幾乎已是公開的秘密,本是藥食同源養(yǎng)身益體的蜂蜜,卻充斥著低廉的糖漿、糊精、化學添加劑等,缺乏營養(yǎng)甚至有害健康。假蜂蜜長期泛濫不絕,大大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利益,暴露出行業(yè)失范與市場監(jiān)管的缺位無力,記者大聲呼吁蜂蜜行業(yè)亟待全面整頓,迫在眉睫。
假蜂蜜蒙昧市民 十幾年未喝過真蜂蜜
年近不惑的李女士基本每天食用蜂蜜,但是專家所說的蜂蜜有助于美容養(yǎng)顏通便,并不見效。女兒近日送了一瓶老字號蜂蜜給她,李女士打開蓋子準備喝的時候,忽然聞到這罐蜂蜜味道有些發(fā)酸,和她之前喝的蜂蜜完全不同,擔心之余,向記者尋求幫助,將兩瓶不同的蜂蜜拿去檢測中心進行鑒定,結果發(fā)現女兒給她買的這罐蜂蜜是真的!李女士不禁震驚,原來自己吃了這么多的蜂蜜竟然都是假的!
專業(yè)檢測機構對李女士之前食用的蜂蜜進行了鑒定,實驗結果表明,李女士所購買的蜂蜜中含有糖漿等不屬于蜂蜜的特征物質,也就是說,李女士購買的的確是假蜂蜜。為了考察消費者對于蜂蜜真假的辨別能力,記者進行了走訪,將李女士買的假蜂蜜和從老字號購買的真蜂蜜放在不同的罐子中,隨機請市民進行辨別,55歲的王阿姨認為李女士買的蜂蜜才是真蜂蜜,說自己十幾年來喝的蜂蜜也都是這個味道,而當得知自己選擇的是假蜂蜜時,王阿姨同樣驚訝又憤怒“沒想到喝了這么多年,喝的全是假的!市面上還有真蜂蜜嗎?!”
混亂的蜂蜜市場讓廣大消費者蒙昧多年,造假現象之嚴重令人發(fā)指,那么市場上的假蜂蜜到底有多少?這一問題值得深究。
蜂蜜造假猖獗 真蜜難尋真假難辨
早在年初,中國消費者協會發(fā)布《30款蜂蜜商品比較試驗結果》,結果顯示汪氏、百花等品牌少量蜂蜜樣品檢出微量重金屬元素鎘、鉻,專家指出蜂蜜中的重金屬主要是來自于環(huán)境污染,某些企業(yè)采用了被污染的大米制作大米糖漿,摻進蜂蜜,因此被檢測出重金屬。此外標稱“有機蜂場”的洋槐蜂蜜和棗花蜂蜜樣品的脯氨酸含量檢測值小于20mg/kg,遠遠低于正常蜂蜜中脯氨酸含量,而脯氨酸是判定蜂蜜是否摻假的重要指標。記者在走訪中發(fā)現,目前市場上售賣的很多標有“純天然”、“野生”、“純正”等字樣的蜂蜜中,而配料表上卻出現蔗糖、果葡糖漿這些成分,業(yè)內專家認為這些蜂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均屬于勾兌蜂蜜。
種種結果表明,市面上的假蜂蜜數量之大,已遠超出一個健康的行業(yè)所能容納的范圍,辨別真假蜂蜜本就不易,長此以往,消費者極難購買食用到真蜂蜜,將對蜂蜜行業(yè)產生嚴重的不信任甚至排斥,進而影響整個蜂蜜行業(yè)的積極發(fā)展。在如此惡劣的市場環(huán)境下,消費者如何鑒別真假蜂蜜?怎樣才能買到純正的真蜂蜜呢?
針對如何鑒別真假蜂蜜的問題,記者采訪了行業(yè)相關專家,原中國蜂產品協會副會長駱尚驊指出,目前市場上存在很大比例的摻假蜂蜜,長期食用摻假蜂蜜不僅對健康無益,反而會造成肥胖、骨質疏松,甚至肝腎功能下降、記憶力減退等身體危害。蜂蜜屬于健康食品,購買時切不可貪便宜,市場價格每斤20元以下的蜂蜜,尤其是像洋槐蜜等成本較高的蜂蜜,是真蜜的可能性基本為零。因此在購買蜂蜜時要認準QS食品質量安全認證,可通過倒置瓶體,看蜂蜜是否晶瑩剔透、流速緩慢,來辨別是否為貨真價實的蜂蜜。
蜂蜜市場嚴重失序 打假整頓迫在眉睫
真蜂蜜含有的營養(yǎng)成分葡萄糖、果糖,極易被人體消化吸收且熱量很低,可促進新陳代謝,潤腸化毒,堅持正確服用確有養(yǎng)生瘦體美顏的功效,但如果是糖漿、糊精、白糖等摻雜、勾兌的假蜂蜜,不但沒有期待中的營養(yǎng)功效,反而會對身體健康構成威脅。當下蜂蜜的市場需求巨大,但天然、成熟蜂蜜生產成本高、產量低,大量不法商家為了牟取暴利,在售價較高的蜜種中摻入價格低廉的油菜花蜜等,有些企業(yè)甚至為了提高產量且通過檢測,在蜂蜜中勾兌用陳大米加工而成的果糖,致使假劣蜂蜜產品大量生產并充斥市場,假貨盛行,嚴重失序。
經了解,我國目前蜂蜜相關衛(wèi)生、質量標準都是推薦性的,對蜂蜜造假并沒有強約束力,而衛(wèi)生部發(fā)布了《食品安全標準 蜂蜜》(GB 14963-2011)標準,雖為蜂蜜強制性國家標準,但只對衛(wèi)生標準做了說明,并不包含質量標準,對于蜂蜜真實性未做說明,而且蜂蜜檢測方法也未列入,導致蜂蜜行業(yè)在質量方面的國家標準缺失,為行業(yè)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機。
假蜂蜜長期泛濫不絕,讓消費者始終與假貨為伴,暴露出蜂蜜行業(yè)失范與市場監(jiān)管的缺位無力,因此有必要依法出臺強制性的產品質量行業(yè)標準或國家標準,同時職能部門要從生產、銷售環(huán)節(jié)全程加大監(jiān)管力度,讓真蜂蜜早日重回市場,消費者才能安心食用蜂蜜。蜂蜜行業(yè)的打假與整頓迫在眉睫,這是必經之路,也是一個長期且艱難的過程,是否能釜底抽薪斷絕假貨,還需持續(xù)密切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