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食品網

全球2007年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長12%

   2008-02-16 中國食品網中食網6060

  法國《世界報》(www.lemonde.fr)2月15日報道,根據設在美國的國際農業(yè)生物技術探索服務公司(Isaaa)2月13日公布的年度報告顯示,2007年全球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達到1.14億公頃,與2006年相比增長了12%,該報告評估了轉基因作物在全球農業(yè)的種植情況。

  全球77%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集中在4個國家:美國(50%)、阿根廷、巴西和加拿大。印度和中國也有大面積的轉基因作物,主要是棉花。95%的轉基因農作物集中在4種植物上:大豆、玉米、棉花和油菜籽。兩種轉基因類型占主導地位:抗各種雜草的,抗一些蟲害的。

  Isaaa注意到,在2007年用于制造生物燃料的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增長很快,在美國,40%的轉基因玉米種植面積是用來生產乙醇的。在印度,轉基因棉花種植面積大幅增長,中國開始種植轉基因楊樹,巴西種植轉基因玉米。

  Isaaa的分析受到地球朋友生態(tài)組織(Friends of the Earth)的質疑,該組織2月12日公布了一份批駁Isaaa的報告。該報告依據許多科學或正式的研究指出,Isaaa高估了轉基因作物的種植面積,例如,在2006年,Isaaa公布的印度轉基因作物種植面積比印度政府公布的高出了40萬公頃。

  地球朋友生態(tài)組織指出,不少分析表明,出現了許多抗轉基因作物的雜草和昆蟲。該生態(tài)組織援引來自美國的資料顯示,這一現象迫使人們越來越多的使用除草劑。從全球來看,轉基因作物的種植導致了殺蟲劑使用的增加。

  分析了中國和拉美轉基因棉花的種植情況后,地球朋友生態(tài)組織否認轉基因作物提高了產量。該生態(tài)組織還批駁了Isaaa的分析,Isaaa認為轉基因作物使發(fā)展中國家的小農受益。而地球朋友生態(tài)組織則認為,“轉基因作物使富國的農業(yè)生產者用很少的勞動種植更大面積的作物,刺激世界朝著種植種類減少,面積增大,向工業(yè)化類型發(fā)展”。Isaaa對這種批評置若罔聞,Isaaa認為,“在2007年從轉基因作物種植中受益的發(fā)展中國家的小農人數首次突破1千萬”。

 
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新手幫助  |  信息發(fā)布規(guī)則  |  版權隱私  |  服務條款  |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排名推廣  |  廣告服務  |  積分換禮  |  RSS訂閱  |  違規(guī)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