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創(chuàng)業(yè)青年葉丹,一位出生于青海的西北人,曾在上海從事IT、金融等行業(yè)二十多年,如今放棄高薪待遇,利用老家青海玉樹獨有的資源優(yōu)勢,通過手機賣貨方式把青海野生冬蟲夏草和黑枸杞賣向老百姓!上線第一天,短短幾個小時內銷售額過萬!葉丹創(chuàng)業(yè)的事例證明了:土特產非常適合手機賣貨。
不得不承認還有很多人不看好手機賣貨:一些微商還在刷屏、總有部分不法分子利用手機賣貨的空子詐取財物、部分實體企業(yè)用手機賣貨并沒有取得預期效益....俗話說: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現代信息科技發(fā)達,那些微店鋪或者電商失敗甚至欺詐的負面事例被大眾快速傳染給城鄉(xiāng)商戶。而葉丹及一些土特產商戶的成功恰好說明:只要合理并且糾正使用方法,手機賣貨完全可行。“不管白貓黑貓,捉住老鼠就是好貓”,對廣大老百姓有用的、合法的交易都是賺錢好途徑,只不過同樣的手機賣貨,不同應用方法的效果自然不同。
拿目前市場上免費的微商城、微店等服務來說,特別是最近剛上線的微時微分銷的免費微店鋪,讓很多土特產商戶“愛憎交加”——想用免費的微店鋪系統,但苦于不會運營。因此部分商戶就只能看著別人轉戰(zhàn)線上,而自己“說葡萄酸”。其實,這種情況普遍存在于城鄉(xiāng)土特產商戶中。
河南南陽出產一種米酒:黃酒。因為黃酒不僅甘甜不上頭且具有活血驅寒通筋活絡等功效,深受當地民眾喜愛。因此,賣黃酒成為很多南陽本地創(chuàng)業(yè)者的優(yōu)選項目之一,今年5、6月份又是賣黃酒的旺季,黃先生和李先生同時在街對面賣自家釀的黃酒,但李先生總是擠兌黃先生的店鋪:網上賣貨都是摻水的貨,凈欺騙遠地方的人。經過多方打聽才知道,原來黃先生使用了一個叫微時微分銷免費微店鋪(百度搜索微時科技就可以到官網注冊開店),在手機上賣黃酒,一個月下來黃先生的店鋪比李先生的多賣500多壇,這才導致了鬧劇。
據黃先生說:“都是鄰居,配方差不了太多,同樣是優(yōu)質的南陽黃酒,就算是送貨上門的也必須先嘗了再說,只不過通過微時微分銷的免費微店鋪,口碑傳播的比較快且遠,老李不會使用這個系統所以沒我賣得好,他就是小心眼毛病又犯了而已,大家不用放在心上,等他會用了就不嗷嗷叫了。”于是,我打算看看黃先生手機賣黃酒的過程,發(fā)現土特產真的可以這樣賣。
首先,從店鋪系統整體上說,微時微分銷免費微店具有全網傳播和銷售功能,黃先生在釀酒過程中被愛玩美拍直播的兒子一直跟拍,播放給他的好友,很快就有人現場直接買酒。同時再加上兒子朋友圈的宣傳,每天都有很多手機購物訂單。其次,兒子在端午節(jié)的時候做了一個朋友圈活動——好友團,專門跑到朋友飯店里做推銷(冰凍的涼黃酒配上大排檔更適合夏天炎熱的天氣),三五人簡簡單單就可以拼一壇子黃酒,很劃算。而且買的同時也可自己開店賣黃酒,堅持一個星期后飯店直接跟黃先生合作,喝老黃家酒的人越來越多,無論手機還是現場都有預定的單子。
從黃先生手機賣黃酒成功的事例表明:手機賣土特產需要技巧,完全可以重新合理結合線下傳統店鋪的推廣方法,黃先生兒子在飯店做好友團推廣就非常好,不僅提高銷量還積攢口碑,同時還能長期與飯店合作。這種方法值得土特產微店小白商家學習,不斷學習別人成功的經驗,把握好自家土特產的特點,結合免費微店的系統構架和附近相關產品的附加效果,堅持做一段時間,不斷強化并擴大賣貨圈子,盈利是早晚的事兒。